首页
返回

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

第二百三十八章——盛世危机(2)
上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章

经济大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在1932年的七月下降到了最低点,跟1925年的5月份进行对比的话,直线下降了55.6%,超过了一半;钢铁工业更狠,和股市有的一拼,直接下降了80%;但是一山总比一山高,机床制造业直接下降了87%,将近9成的产值灰飞烟灭。但是如果你认为近90%就是底线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最厉害总是压轴出场,作为压轴出场的汽车制造业直接下降了惊人的95%!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惊异的数字!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大量工厂倒闭破产,即使没有破产倒闭的企业,大多数也就是在勉强支撑,工厂企业的倒闭,直接就导致了大量失业人口的出现,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非常贫困。在1930年的美国,经济萧条冷落,失业人数猛增,失业人数竟然达到了420万人。等到了1931年的时候,失业人数猛增了一倍,达到了800多万人,到了1932年,就直接突破了千万人的大关,1933年的情况最为严重,竟然有1500万人找不到工作,失业人口最多的时候竟然达到了1700万人!按照当时的美国人口计算的话,那就是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失去了工作,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疲于奔命。而且,这还只是算的完全失业的人口,还有很多人虽然有工作,但是却上不了多长时间,处于一种半失业的状态。

为了找到工作,求职者们拿出了之前春运买火车票的架势,在职业介绍所门前排起了长龙,通宵达旦地在那守着,希望能给自己介绍一份工作。但是,在当时想找到一份工作,谈何容易!那时,当纽约百货公司的电梯工,都要求必须有学士学位,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大学生”。可能在现在大学泛滥、各大院校扩招的当下,大家觉得大学生也没什么,但是别忘了,当时可是20世纪30年代初,虽然美国的教育比较发达,但是当时高等教育的水平应该也就咱们中国7、80年代的水平,含金量那是相当的高,就是这样有含金量的优秀人才,居然只能当一个电梯工!不但普通学校不好过,甚至就连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也要为了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人的生存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的时候,那么一些人就会失去道德,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大臣管仲曾经写道:仓廪实而知礼仪。当时,一些人为了能够当上救火队员,在华盛顿州(相当于中国的省)竟然还有人故意纵火烧山。

如果你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一份拿得出手的文凭,那么你的生活就会更加艰难。许多男人的剃须刀片磨了一用再用,如果抽烟的烟瘾犯了的话,都买不起卷烟,只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动手卷烟。夏天还好,毕竟穿的少,要是到了冬天,就更加难熬了,在大冬天里,许多人买不起棉衣御寒,就只能把报纸塞在自己的衬衣里,用来抵御寒冷。但就是鬼天气也阻止不了人们求职的心情,在职业介绍所门前等候的漫长冬夜中,有人用麻包片扎起了裤脚。

1930年10月到1931年3月,美国著名的“汽车之城”底特律的69万工人中,就有22.3万人失业。在短短的6天时间中,底特律就有5000户人家因为无力支付银行的抵押贷款而失去了最基本的住房,连一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了。失业者遍布城乡,大街小巷,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住进了用木板、铁皮搭成的小屋,能用木板和铁皮搭起一座小屋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有的人甚至还用纸盒来搭房子。在当时,这种小屋又被称为“胡佛小屋”。这些简陋的住所之所以被叫做“胡佛小屋”,是因为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在竞选美国总统时,曾经对工人画了一张大饼:每家的桌子上都有一只鸡,而且每家都会有汽车开。

美国一度有3400万人没有收入,占到了总人口的28%。经济的萧条,最终也影响到了教育行业,大批的学校破产关门。在1932年,仅仅纽约一地,就一度曾经有30多万学生失去了上学的机会。无数的人们只得依靠别人的施舍和政府的救济勉强度日。恐惧和失望如同幽灵一般,笼罩着整个国家,经济大危机被称为是美国历史上的大悲剧。

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33年,美国的邻居加拿大的国民生产总值几乎减半,五分之一的加拿大人,依靠微博的救济度日。跟美国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失去了工作。虽然经济大危机在1934年结束,但是1939年前的失业率都在12%以上。相应的,物价和工资都大幅下降。从而使得大多人的生活更加贫困。

英国的情况虽然不如发源地美国那么严重,但是也遭受到了非常沉重的打击。在大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英国的钢铁业也减产一半,英国的造船业和美国的汽车工业有的一拼,减产居然达到了91%。失业总人数在最多时,达到了300万。虽然看上去总人数比美国的1700万少了不是一星半点,但是别忘了英国只是一个岛国,并不是美国那样一个横跨整个北美大陆,人口也要比美国少得多,虽然英国失业人数只有300万,但是失业率却也达到了22%。在煤炭和造船等行业,有60%以上的工人失业。在当时,英国的货币英镑在国际上的地位,如同现在的美元,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货币,也是和黄金直接挂钩的,但是这回英国也是撑不下去了,在1931年放弃了金本位制,宣布贬值。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者德国,在支付了协约国所规定的大量的赔款和多次危机之后,还没缓过劲来,又遭受到当头一棒,德国1932年的工业生产直接倒退了30年,数十万的企业宣布破产,全国失业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了800万人,虽然也比不上美国,但是这几乎占了整个德国工人总人数的一半,一半的工人失去了工作。经济大危机,德国人民强烈渴望能够有人带领德国民族走出失败的困境,实现德意志民族的复兴,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箭之仇。在强烈的复仇主义和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的德国,成为了法西斯主义的温床,为希特勒,为纳粹党的崛起提供了基础。

当时东方世界唯一的列强日本的日子也不好过,日本1931年的工业总产值跟1929年相比,也下降了将近三分之一。而钢铁、煤炭、汽车等主要的工业产业部门,开工率只有50%,也有300万人失去了工作的机会。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得日本国内哀鸿遍野,人民生活困难,国内矛盾迅速激化,为了转嫁国内矛盾,吸引国内的视线,日本关东军这才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在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震惊中国的“柳条湖事件”,也就是我们历史课本中所学到的“九一八事变”。

法国等其他资本主义的国家大同小异,基本上是个像样的资本主义国家里边,都有数百万的失业者在国家内部四处流浪,寻找工作,或者说,是在寻找生存的希望。

经济大危机之下,大量产品显得过剩了,市场价格大幅下降。从1929年1月到1933年1月,世界各国的批发价格都有大幅下滑。就比如曾经的“海上马车夫”荷兰,它的批发价格就下降了49%,将近一半。法国的批发价格则下降了38%,经济大危机的源头美国则下降了36%,德国下降了35%。在法国,小麦的价格从1930年的每公担160法郎,到了1932年直接下降了一半,只剩下80法郎。

虽然各国的物价都有非常大的下滑,放到现在,这就是跳楼大甩卖,出血清仓。但是即使物价下降了这么多,基本上半买半送,但是人民的兜里比脸还干净,根本就没钱去买什么东西。商品卖不出去,自然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积压。面对这个情况,资本家们很着急啊,着卖不出去东西怎么办?难道真的出血大甩卖,赔本赚幺活?资本家肯定不会这么干啊,为了保持利润,维持物品的价格,资本家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于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就出现了这样一种非常不可思议、令人难以想象的现象:一方面,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艰难度日,在救济点排起长队,儿童们营养不良,等待领取救济面包。另一方面,资本家们将成吨成吨的牛奶倒进了密西西比河,一时间甚至将密西西比河染白了,加拿大焚烧小麦,日本将粮食留在田地里霉烂,用来肥田;甚至拔掉田地里还没有站成的棉花;德国拆毁了钢铁和机械生产设备。这一切,构成了一幅极具讽刺意味的画卷。

这次大危机的特点是金融危机、产业危机、贸易危机、社会危机和国际危机同时并发。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陷入全面混乱。西方国家的相互矛盾迅速激化,大大加剧了大危机的破坏力。比如在英国政府宣布英镑贬值后,大家一看英国都扛不住,开始贬值,准备转移危机了,也都毫不含糊,五六十个国家的货币纷纷贬值,出现了“贬值大战”。就比如现在的国际货币美元,到了1933年的时候,贬值了40%多。为了转嫁危机,和保护本国的利益,许多国家纷纷采取保护主义政策,中断了大部分的经济联系,不能让别的国家把自己的钱给赚走了啊,这是当时基本上所有国家脑子里的一句话。整个世界的秩序已经瓦解成了各种相互竞争的小单位,1931年到1933年,世界上有24个国家准备赖账了,拒绝支付别的国家的外债。这一定看上去,大家有没有想起点什么?像不像在2006年经济危机之后,希腊政府所干的事?老子就是不还钱,你能奈我何?气得欧盟的主心骨德国估计掐死希腊的心都有了。(未完待续)

上章 目录 下章
本站推荐
我有一座天地当铺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食物链顶端的猛兽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种兵之战狼崛起剑仙三千万都市国术女神诸天新时代宇宙级宠爱
相关推荐
我可能是个好人肥妞二号完美变身记山寨太子妃渔夫的秘密终极至尊兵王女尊大佬的小娇夫我是阴阳人(快穿)强制沦陷强制宠爱阴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