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返回

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

第二百五十五章——慕尼黑阴谋
上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章

在正式讲述二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标志着绥靖政策最高峰的慕尼黑会议,也被称为“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是指二战之前,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捷克的苏台德区的一项绥靖政策。美国的国务卿曾经这样说道:从1938年之后,慕尼黑在外交家的词汇中就有了特别的含义,它代表着向恶意勒索低头的惩罚。

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心,不但军事工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而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德国人占领捷克后,就可以把它作为向东进攻苏联的跳板,向西进击英、法的重要阵地了。所以,德国对它早就垂涎三尺了。当日本的铁蹄踏入中国的时候,欧洲上空也弥漫着浓厚的战争气氛。1938年3月,德国一枪不发,便吞并了奥地利,接着又紧盯了下一个目标捷克斯洛伐克。

在靠近德捷边境的捷克苏台德区,有300多万日耳曼人。一方面,希特勒利用这地区居民和德国人同一种族的关系,在那里搞了纳粹党组织,并指挥他们不断制造事端,要求“自治”。实际上是脱离捷克斯洛伐克,归附德国;另一方面,希特勒叫嚷着不能容忍有人“欺侮”德国境外的日耳曼人,要替他们“伸张正义”。他扬言要发动战争,又大规模的向德捷边境调集军队,拟定了“绿色计划”,准备10月1日为进攻捷克的日子。

眼看兵临城下,捷克政府自然不愿任人宰割,也加强了边界的作战兵力。两军对峙,战争似乎就要一触即发了。在这危急时刻,最伤脑筋的是英法等国的领导人,英国首相张伯伦彻夜不眠。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大英帝国的首相。

1936年,英王爱德华八世退位,他的弟弟约克公爵继承了王位,史称“乔治六世”。1937年5月28日,和爱德华八世水火不容的首相鲍德温也下了台,保守党领袖内维尔·张伯伦成为英国新的首相。

当时张伯伦面对的国际形势并不乐观:在亚洲,日本人已经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在非洲,意大利悍然入侵了埃塞俄比亚;在欧洲,希特勒撕毁了《凡尔赛条约》,3.5万德军开进了莱茵非军事区,而法国政府居然畏缩不前,希特勒顺利度过了“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夺回了莱茵地区。哪怕是不关心政治的英国普通百姓,都能感觉到欧洲的天空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可首相大人似乎并不为这些事情苦恼,他觉得自己找到了解决危机的办法,那就是把其他国家的利益当成一块块“狗粮”,仍给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然后期待吃饱了的法西斯能安静下来。为此,他的反对派给他起了一个外号—“我爱柏林先生”,因为首相大人言必称英国和德国的“友谊”。

张伯伦上任后,连续向德国释放出友好的信号,邀请德国的外长访问英国,还派内政大臣回访了德国,向希特勒传递了自己对德国的善意,希特勒摸清了英国人的底牌,更加快了侵略的步伐。1938年3月,奥地利建立了亲纳粹的政权,在奥地利总理的“邀请”下,希特勒命令已经集结在德奥边境的几十万德军迅速开进了奥地利。3月31日,希特勒宣布奥地利正式并入德国。面对这种*裸的侵略行为,张伯伦没有任何强硬的表示,在他的心中,奥地利这块“肥肉”足够希特勒消化一阵的。

9月12日,希特勒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将彻底地、一劳永逸地解决苏台德地区的问题。”张伯伦被希特勒的强硬讲话吓坏了,要知道德国一旦和捷克斯洛伐克开战,那法国很可能卷入其中,英国也就不能独善其身了。

1938年9月13日晚上,希特勒收到张伯伦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报,电文是:“由于局势越来越严重,我有意前来看你,以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我想乘飞机前来,并准备明天动身。”堂堂的大英帝国首相,为何要如此迫不及待地求见希特勒呢?原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捷克在英法保护下恢复了主权,同英法都订有互助同盟条约,如果德国和捷克交战,英法按照条约必然卷入战争,西欧的战火将蔓延开来。由于考虑自身的利益,张伯伦紧张万分,法国首相达拉第也胆战心惊,达拉第打电报给张伯伦,催他去见希特勒,要他“尽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9月15日,张伯伦匆匆赶路,生平第一次坐了7个小时的飞机,在慕尼黑着陆。之后,又乘坐3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德国的斯加登拜见希特勒。其实当时的局面对英法非常有利,捷克斯洛伐克有着一支训练有素、人数达到150万的陆军,军事力量远在刚摆脱了凡尔赛禁锢的德国之上。就在张伯伦来德国之前,一些德国陆军将领还向英国驻德国大使表示:只要英国能表现出强硬的立场,那么德国军方将出面推翻纳粹政府。可以说张伯伦在德国的表现能直接决定着希特勒后半生的命运。可这位首相只希望通过牺牲小国的利益换取自己国家的和平。

张伯伦的到来让。希特勒喜出望外,他正为侵略捷克的事大伤脑筋。因为当时德国实力有限,准备攻打捷克的只有12个师,而捷克却有35个装备精良的师;德国的国防军参谋部反对侵略捷克的军事冒险;如果英法坚决站在捷克一边,希特勒的如意算盘就落空了。如今张伯伦登门求和,这不是现成的敲诈机会吗?

希特勒和张伯伦的谈判在一间密室秘密进行。据战后查获的当时翻译官的笔记透露,当时希特勒大谈他对德国人民、对国际和平、对德英亲善的“功劳”。最后,他皱着眉头杀气腾腾地威胁道:“无论用什么办法,这次都要解决捷克境内300万日耳曼人的问题,就是为此打一场世界大战,也在所不惜。”深怕战火烧身的张伯伦连忙反驳:“如果元首决定动武,那我们还有什么谈判的必要?”

希特勒猛然提问:“英国是否同意割让苏台德区?”这时的希特勒已不是谈苏台德日耳曼人自治的问题,而是*裸地要求把这一地区割让给德国了。这一问题并没使张伯伦大为吃惊,来谈判之前,他已同法国商定,两国绝不会帮助捷克作战,而且决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以求和希特勒妥协了。张伯伦慢条斯理地说:“苏台德区的日耳曼人,在德国之内还是之外,原则上对我来说是无所谓的。”这暗示他同意把苏台德割让给德国了。

9月16日,张伯伦回到伦敦,当晚召开内阁会议,鼓吹只有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才能阻止希特勒进犯整个捷克。9月18日达拉第也愁眉苦脸地赶到伦敦。经过一番秘密的策划,英、法炮制了一项出卖捷克的计划:“凡是苏台德区日耳曼居民占50%以上的全部领土,都直接转让给德意志帝国”。

第二天,英、法两国向捷政府提出割让苏台德区给德国的“建议”。在人民的压力下,捷克政府起初拒绝这一“建议”。英、法以解除盟约要挟,还警告如果因此发动战争,威胁到欧洲的利益,捷克要付全部责任。在百般无奈之下,捷克政府只好屈从英、法两国的利益,同意割让领土。

9月29日,张伯伦与法国总理达拉第(另一位绥靖主义“大师”)以及墨索里尼、希特勒在慕尼黑的“元首宫”里进行会谈。其实这次会谈没有新的内容,只是对已达成的交易补办个手续。第二天凌晨1时半,四国便签订了《慕尼黑协定》,根据协定,捷克必须从10月1日开始的10天内,把苏台德区及其附属的一切设备无偿的交给德国。捷克的两名代表在会谈前已经到来,但不许参加会谈,只能在会议室外的隔壁房间里等待着四大国的判决。

四位大人物签完字之后,才把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叫进会议厅,张伯伦和达拉第向他们宣布了协定的内容。达拉第一脸严肃地保证:“希特勒是个诚实而守信用的人,他得到了苏台德地区后不会再有别的要求。”而张伯伦表现的更像是德国的外交部长,他直接而简洁地告诉捷克斯洛伐克人:“这份协议是你们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决词。”

知道自己遭到了无情的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只好在协定上签了字。第二天,张伯伦又向希特勒提议,签署一份他事先拟好的《英德宣言》,宣称“我们两国人民再也不想彼此交战”。希特勒痛快地签署了这个宣言,这让张伯伦欣喜不已。

一天之后,得意洋洋的张伯伦回到了英国。他通过唐宁街10号的玻璃窗,向蜂拥而至的英国群众宣布:“我的朋友们,这是我们历史上第二次从德国把体面的和平带回唐宁街。我相信,这是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回家安心睡觉去吧!”

但希特勒最终没有履行他的诺言,在占领了苏台德区后,第二年的3月就悍然侵占了整个捷克捷克斯洛伐克。再过5个月,就又侵略波兰并挑起了对英、法的全面战争。英、法两国政府为了自己的“安全”,不惜牺牲小国的利益。去助长法西斯的野心,最后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未完待续)

上章 目录 下章
本站推荐
我有一座天地当铺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食物链顶端的猛兽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种兵之战狼崛起剑仙三千万都市国术女神诸天新时代宇宙级宠爱
相关推荐
我可能是个好人肥妞二号完美变身记山寨太子妃渔夫的秘密终极至尊兵王女尊大佬的小娇夫我是阴阳人(快穿)强制沦陷强制宠爱阴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