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返回

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

第五十五章——高卢雄鸡(3)
上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章

路易虽然被赶出了意大利,但是很快路易就又回来了,身后还带着五万精锐士兵。他能回来,还得感谢意大利那碎成一地的政治格局…意大利小伙伴之间又在闹矛盾了,教皇和威尼斯准备大打出手了。

当时的教皇已经不是亚历山大六世了,换成了尤利乌斯二世。这位新教皇可比亚历山大厉害多了,不过这两人都同样出名,只不过亚历山大出名在放荡不羁的生活、贿选教皇、N多私生子和处心积虑地为儿子谋夺财富,而尤利乌斯二世是以杰出的功绩而出名,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有作为的25位教皇之一。

尤利乌斯是个有梦想的少年,他梦想有一天罗马教皇的旗帜能够覆盖整个意大利。他不但有梦想,而且还有行动。在他上任之初,他就不择手段地加强对教皇国的统治,除了一般的威逼利诱,他连暗杀都用上了,虽然这些貌似都不是教皇应该做的,毕竟教皇是上帝的代言人,要引导迷失的羔羊,结果就这样不教人好…但是他达到了他的目的,一个只有一个声音的教皇国出现了。

在巩固统治之后,他下一步就开始征服,没错,你没有看错,就是征服,教皇开始领兵作战了!在1508年占领了佩鲁贾和波伦亚。在占领了这两块地盘之后,他把目光投向了罗马涅,这块地盘原先是罗马的,现在被威尼斯罩着呢,他想要把这块地盘拿回来。这只是目的之一,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打击、甚至摧毁威尼斯,因为威尼斯在意大利北部的影响力巨大,如果他真的想统一意大利的话,威尼斯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最终,尤利乌斯把心一横,决定赶早不赶晚,趁早灭了丫的。

可是,教皇看了看自己的小瘦胳膊,再看看威尼斯发达的肱二头肌,这貌似打不过的节奏,不过虽然我单挑不行,但是我人缘好,我可以找人帮我削你阿,他把当时意大利周边比较能打的都拉上了,法国、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一个不少,这些扛把子带着自己的附庸国小弟们就来了,这几个大佬和教皇结成了“康布雷同盟”,直接就把威尼斯的地盘给分了。

其实我有点不理解,为什么当时威尼斯会坐视康布雷同盟的形成,要知道欧洲公认的情报行业鼻祖就是威尼斯,据说当时的奥斯曼帝国皇后似乎都是威尼斯的卧底…按照威尼斯情报机构的实力,按理说应该能听到些风声,但是为什么就没啥行动呢?难道是认为神圣罗马帝国、法国、西班牙之间结的梁子太深了而不可能在一起?

教皇底气足了,腰杆子硬了。觉得是时候和威尼斯摊牌了,他在1509年4月宣布,禁止威尼斯做礼拜和举行宗教仪式。这可就相当于“绝罚”了,作为天主教基督徒,如果你连礼拜和宗教仪式都没有,你怎么说你是基督徒?路易早都等得不耐烦了,表示我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在4月15日率领法军出发了,与之一同进军的还有费拉拉的“大炮公爵”阿方索

,之所以称费拉拉公爵为“大炮公爵”,是因为他带着200多门大炮….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量。

法国大军依然犀利无比,1509年5月14日在阿尼亚代洛干脆利落地解决了威尼斯军队,超过一万人被抓、被俘,只有一万五千人狼狈逃回了威尼斯。阿尼亚代洛之战,摧毁了威尼斯人部队,也摧毁了人们对威尼斯的信心,此战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威尼斯要完蛋了,威尼斯的国债被大量抛售,再不卖出去等威尼斯这个国家没了,那可就是废纸一张了。威尼斯经济崩盘,市场休市,整个欧洲都在讨论“后威尼斯时代”。当时,作为佛罗伦萨政府机要秘书的马基雅维利记录说,“威尼斯人一战丢掉了其祖辈八百年积累的优势”。

但是,法国人救了威尼斯,路易带着法国大军,一路高歌猛进,打下了威尼斯的伦巴第。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法国一路横推威尼斯,还说法国救了威尼斯?别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康布雷同盟说白了就是法国、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教皇对威尼斯的战争,而教皇主要起一个精神作用,真正能打的还是这三国,就在法国这边顺风顺水的时候,另外两国的情况就不是那么理想了。先说皇帝,皇帝亲率大军进攻威尼斯,一头就撞上了威尼斯在帕多瓦的棱堡,结果皇帝的脑袋不够硬,没把帕多瓦的棱堡撞开,反而把自己撞了个满头包。最终皇帝的部队崩溃了,皇帝马克西米连二世几乎是只身逃回了维也纳。这边皇帝虽然吃了个败仗,但是好得也跟威尼斯过了过招,西班牙那边连军队都还没集结起来。两位队友的不给力,就让本来就已经非常给力的法国变得更加耀眼了。而且法国你打了胜仗也就罢了,如果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地就占了当时商量好的地盘那也行,结果法国有些贪心不足,不但把说好的吃下嘴了,还把说好不是给他的也吃进肚子了。

虽然法国、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现在是同一战壕,但是别忘了他们之间的矛盾还是很深的,谁都想当欧洲的扛把子。教皇都是没那么大的野心,他只想要意大利,但是十年前法王查理八世趾高气扬兵临罗马的场景,又浮现在了尤利乌斯二世眼前。

西班牙和皇帝基于既然我没有,那你也别想得到的心理,教皇出于对法国的恐惧,使得威尼斯有机会逃脱灭国的灾难。在阿尼亚代洛战役之后,欧洲各宫廷的大门再一次对威尼斯使节敞开。威尼斯大使几乎是匍匐到教皇面前,赌咒发誓愿做教皇国的附庸。教皇也很矛盾阿,到底是先把威尼斯灭了呢,还是先把这个讨厌的法国赶出去呢,最终,对阿维尼翁之囚重现的恐惧大过了*威尼斯的欲望(阿维尼翁之囚,在之前讲到过,法王腓力四世的杰作),觉得钱、地盘乃身外之物,还是自己的小名更重要点。结果,在1511年10月,教皇拉上除法国之外的原康布雷同盟加盟国,再加上一个威尼斯,组成了针对法国的“神圣同盟”。世界就是这么神奇,在1509年威尼斯还危如累卵,人们还在议论啥时候就没了它了,结果到了1511年威尼斯摇身一变成了神圣同盟的加盟国,和之前打自己的人团结起来打法国,奇迹般的将自己从亡国的危机中解救了出来。

大家说说看,威尼斯是不是得感谢法国?法国人不会玩政治,长了一张群嘲脸。

法王路易知道后,只是呵呵一笑,你们这群战斗力不足5的渣渣,再来一群又何妨!结果不但没有命令法军后撤,反而命令法军展开进攻。当时法军的统帅是路易十二的侄子,年仅23岁的加斯顿,率领法军越过卢比孔河,进军中意大利,包围了拉文纳。在1512年,同盟军主力增援拉文纳,双方最终在拉文纳展开决战。是役法军约两万三千人,同盟军约一万六千人。

两军摆开了阵势,双方的大炮开始了轰鸣,展开了当时规模巨大的炮战。同盟军将炮火对着法军中央的步兵方阵就是一阵猛哄,两千名法军步兵丧命在这炮轰之下,但是这样猛烈地炮火并没有吓退法军,他们的目光都在阵列最前方的身影上,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法军统帅加斯顿,他无视那漫天的、不断在自己身旁落下的炮火,坚定地走在整个阵列的最前方。加斯顿的英勇给了法军士兵无限的勇气,他们紧紧地跟在加斯顿的后面,即使炮火呼啸,即使不时的有战友倒在自己身边,即使下一瞬自己就可能倒在这战场上。加斯顿好像在漫步,漫天的炮火似乎都在躲着他,他似乎受到了上帝的保佑。法军士兵相信他们这位年轻英俊的公爵是受上帝保佑的,是无敌的,必将给他们带来荣耀。

就在法军步兵正在承受炮火洗礼的时候,法军的大炮也以牙还牙,只不过法军大炮攻击的重点是同盟军的骑兵。法军猛烈地炮火让同盟军的骑兵有点吃不消了,损失惨重,甚至还出现了“一炮打落三十三名骑士”的情况。同盟军骑兵受不了了,开始向法军炮兵部队发起冲锋,准备先把这群龟孙砍死再说。这可正中法军下怀,就等着你出来呢,法军精锐重骑兵从法军炮兵部队后边出现了,法国精锐重骑兵天下闻名,一番血战之后把同盟军骑兵击溃。

与此同时,加斯顿终于率领被轰了一路的中央步兵方阵抵达联军阵线。加斯顿一声令下,法军冲入联军步兵阵中,而法军骑兵则迂回到同盟军侧后方,爆了同盟军的菊花。受到两面夹击的同盟军崩溃。加斯顿见大局已定,率领骑兵部队追杀溃敌,但是在杀散一队轻步兵之后,却没想到后边有一群保持着队形的长枪兵。当时嘛已经跑起来了,如果刹车的话肯定会导致骑兵前后相撞而崩溃,来不及刹车的加斯顿决心直冲枪阵。可能是之前的好运气用光了,加斯顿死在了这里。听闻主帅战死的法军,不仅没有崩溃,反而呈现出一种“哀兵”的状态,开始发了疯地进攻,要夺回统帅的尸体,可见法军对加斯顿的爱戴,也可见加斯顿的治军之能。同盟军最终全线崩盘,法军以伤亡四千人的代价消灭了同盟军主力九千余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写到这,要我想起了纳尔逊。英国皇家海军统帅纳尔逊勋爵在特拉法尔加海角大战中击溃了法西联合舰队,保障了英国的安全,但是,纳尔逊勋爵在战斗中牺牲了。把战役结果带回国内的信使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我们打败了法国人!呼声鼎沸。就在人们正高兴的时候,信使说了第二句话:我们失去了纳尔逊勋爵。刹那间,欢呼声停止了,战斗的胜利似乎也变得无足轻重。

作为一名当时年仅23岁的贵族,加斯顿.德.富瓦的表现使其成为波旁王室无数军事天才中最璀璨的一位,唯有孔代亲王可与其比肩。假若若不是他英年早逝,则欧洲局势几乎必将改写,而意大利北部也将法国的一个行省。和古斯卡夫国王一样,他倒在了行将成功之前的一刻,实践了内伊元帅的名言:“一个骑兵军官,假若他三十岁的时候还没战死沙场,那不是光荣,而是耻辱”。

没有了加斯顿的法军,他们又将何去何从,战争又会走向何方?(未完待续)

上章 目录 下章
本站推荐
我有一座天地当铺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食物链顶端的猛兽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种兵之战狼崛起剑仙三千万都市国术女神诸天新时代宇宙级宠爱
相关推荐
我可能是个好人肥妞二号完美变身记山寨太子妃渔夫的秘密终极至尊兵王女尊大佬的小娇夫我是阴阳人(快穿)强制沦陷强制宠爱阴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