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返回

唐风

第二卷十六宅(十六)
上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章

西川节度使的人选在一场马球赛后尘埃落定。长安商人李泳走了仇士良的路子,送了几车的钱帛,捞到了这次打球的机会。他到也不辜负自己的钱财,在球场上带着几个精心挑选的伙伴,左奔右突,一次次将球击中球门,终于将其余两个正经的朝官淘汰,成为大唐帝国的四川节度使。

得胜之后,李泳拜见皇帝,正式接受任命。他入宫之前,还曾担心皇帝会考较自己的政务,待敬宗皇帝与他对坐半天,只谈马术之后,李泳一颗心终于放回肚里。原来皇帝看了他半天,完全不关心他如何在西川任职,只是觉得此人球技过人,马术精湛,实在是难得的人才。

他唯一的危险就是,皇帝一时兴起,会留他在长安,专门陪自己打球。

“卿马术如此精良,将来到四川任上,必定能保境安民,以武勇彰显大唐的国威,好生去做,朕对你寄予厚望。”

到得最后关头,眼看李泳将要辞出,皇帝总算想起正事,向李泳吩咐吩咐几句。

这样的官样文章,李泳入宫前已经学习过如何应对,当下立刻跪地拱手,向皇帝道:“臣蒙陛下信重,得以节度西川,臣一定竭尽所能,为国效命,不负陛下所托。”

“如此甚好,卿放手去做,凡有所需,往中书上禀报,日常施政,亦要向中书门下多加请示,不可专断。”

“是是,臣每有大事,一定奏报朝廷,决不敢效法河北诸藩,多行不法。”

皇帝说正经话不过几句,已经觉得很是疲倦,打了一个呵欠,便令李泳退下。见他躬身后退,李湛到突然想起一事,将李泳唤回,向他笑道:“卿是马球高手,不过卿的属官中,亦有一绝顶高手。光叔每击球时,运鞠于空中,连击数百而马驰不止,迅若雷电,职业的老手,都叹服敬佩,卿将来到川西时,可以得便向他请教。”

李湛拍手叫来一个小内侍,命他将在远处与诸王闲谈的李忱唤来。待李忱一至,皇帝便笑道:“光叔,此便是今日新任的川西节度李泳。光叔乃是汉州刺史,与李泳相隔不过两百里不到,日后互为犄角,多加亲近的好。”

又目视李泳,向他道:“光王乃朕亲叔,帝室贵胄,卿在任上,要多加照顾。”

按唐制来说,刺史其实就是地方的一级长官,直接对中央负责。其上的道,不过是监察组织,并不负行政的责任。待到晚唐时,制度崩坏,节使使已经成为各地的一级长官,负责当地的一切军政事务,下级刺史无兵无权,军力财力都归于节度使调配,刺史一职,除了负责当地的民政外,已经成为上级节度使的属官。至宪宗皇帝收平藩镇后,开始加强刺史的职权,敕令各藩将兵权财权划归刺史,只可惜没有形成制度,朝廷没有从根底上解决藩镇强兵,不过十来年后,河北山东的各个藩镇,已经回归旧状。到是剑南三川等中央掌控下的各道,刺史职权稍有加强,不过刺史成为节度使下属的事实,却已经是根深蒂固,难以扭转了。

李泳早就听闻光王要被派往地方,却也不知道朝廷是将他派往川西。待此时知道,心中大觉头疼。亲王的地位特殊,远与普通的官员不同,自己虽说是他上司,却也很难将其掌握。光王是亲王,他是节度,在称呼上都大觉尴尬。他心中不住哀叹,朝廷怎么将这个刺猬扔给自己。只是当着皇帝的面,却是不敢稍露痕迹,当下展颜一笑,上前握住李忱双手,向他道:“光王殿下一心为国效命,以亲王之尊甘任地方刺史,远离长安繁华,如此高风亮节,委实令人佩服。光王放心,在川西万事有臣照顾,殿下只管保境安民,造福一方便是。”

李忱微微一笑,知道此人必定也是受了嘱咐,一定要好生看顾好自己,不能让他在川西生事。这李泳商人出身,全然不知礼法,竟然会握住亲王双手,以示亲近。

他先将双手抽出,然后拱手向李泳行了一礼,方笑道:“法不可废,孤固然是亲王,大人却也是孤的上官,日后同在川西为官,彼此还请多加照顾。今后就请大人以官职相称,不必称臣了。”

李泳先是一楞,扭头看看其余人的反应,见皇帝并其余的亲王都一脸无所谓模样,他这才答礼道:“既然如此,就僭越了。刺史何时上任?不如咱们一共上路,彼此还有照应。”

他在外行商惯了,连为官赴任都弄的如同出外做生意一般。李忱哭笑不得,只得向他逊谢道:“不需如此,下官在京还有些细务要料理,请大人自便。”

“好好,如此也好。嘿嘿,我可得早些上任才是。”

李忱知道他为做这个节度,必定费了不少钱财,早些上任,好早些去刮地皮罢了。他也懒得揭破,只又向他微微一笑,便转身向皇帝奏报道:“陛下,此间无事,臣想早些回府,准备行装。”

他一意求去,皇帝原本就不喜欢光王为人,只是看在救命之恩和一起打猎的恩情上,才没有为难于他。此时这个王叔就要去长安千里,皇帝一心想慰勉几句,说些家常,张了几回嘴巴,却是想不起要同李忱说些什么。

呆了半响,方才向李忱道:“既然如此,光叔就先回去。此行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光叔还请珍重。”

李忱看他一眼,见皇帝满脸倦色,黝黑的脸上到也勉强装出一丝关怀的神色。这个皇帝自小与李忱相识,李忱成人心态,等若是看着他一天天长大,虽然他顽皮愚昧,其实到算的上是心地善良,不似一般的帝王,威权在手,滥杀无辜。李忱心中暗叹,此子若不是在皇帝位上,到也是个好人吧。

他忍住心中激荡,只躬身向皇帝行了一礼,便自离去。

其余的诸王或是与他交谊不深,或是厌恶其人,竟然都不来送他几步。便是绛王,原本一意与李忱交好,想与他结为盟好,此时眼看李忱全无利用价值,竟也懒得抬动脚步。唯有江王向来重血脉情义,李忱对他一向敷衍,江王却以礼事之,从不肯向其余诸王那般轻视李忱。

他眼见李忱神色落寞,不住望向大明军中的诸多宫室建筑,还以为李忱有了后悔之意,便连忙上前安慰道:“十三叔,若是你在川西并不如意,也不要勉强,上表请求回京,我想陛下一定会准的。便是旁人为难,侄一定也会为十三叔说话。”

李忱在宫室长安生活了二十余年,他原本也笑话唐人不肯离京,待落到自己头上,竟也觉得心中一阵茫然无措之感。此次离去,若是不能奋然发动,在川西做出一番局面来,自己也绝对无颜再回此地。

他虽是自信满满,却也知事虽在人为,成不成却是天意。离别之际,也难免感伤。江王与他同年,在李忱眼中,其实也真正是拿他当小孩一般看待。见他感伤,李忱不由伸手,拍拍他的肩头,向他道:“你也快出京了,这个时候出去,到是好事。在灵州多呆些时日再回,比在长安好过许多。”

江王诧道:“十三叔这个话是何意?”

李忱自觉失言,忙解释道:“宗室子弟久居长安,意气困顿,坐食无事。你一向胸怀天下生民,出去做点事,总比留在长安的好。”

江王展颜一笑,向李忱道:“正是这个意思,所以侄儿就要出京,心中却是喜乐的很。可惜不与十三叔同路,不然咱们一起同行,也是乐事。”

两人谈谈说说,李忱心中的郁结渐次消解。到了大明宫丹凤门前,方才彼此拱手话别。

李忱回到光王府后,便即吩咐府内上下收拾整治行装,将一切事物打点完毕,随时都可起行。表面上他却是一副恋恋不舍模样,在十六宅并长安城内四处游玩拜客,稍有闲暇,还要到城外游猎一番。如此耽搁了十几日后,又往宫中正式向皇帝辞行,至中书省取得任命,回府之后,便下令即刻起行。

他带着众人,骑马出得府门,王妃郭氏倚门送行,李忱转身回头,见她容妆齐整,清秀美丽的脸孔上尽是关切之色,只是肩头耸动,显是将心中激荡的情感强加掩饰。见她如此,李忱不觉低头长叹。他决意离京后,心中从未有过打算,要带着她同行。昨日一时心软,到她房中歇息一晚,从半夜到天亮,只觉她辗转难眠,不住叹息。有意带她同去,却又实难放心。

宁知远见他如此,忍不住向他道:“殿下,何苦如此。王妃虽然是郭氏族人,却一向安居府内,不问外事。殿下此去,不肯带王妃同去,也需防备人言啊。”

李忱向他苦笑道:“枕边人应是最信的过的,她是我的结发正妻,却不能使我信任,苍天造化弄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说罢,挥鞭打马,当先带头,一路往长安城南行去。(未完待续)

上章 目录 下章
本站推荐
宇宙级宠爱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当铺食物链顶端的猛兽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我真不是魔神特种兵之战狼崛起剑仙三千万都市国术女神诸天新时代
本书作者其他书
谋明 大魏王侯 大明1617 跃马回明 调教大明 清明上河图 新中华再起 回到明朝当太子 锦衣为王 如画江山
相关推荐
土豪的末世生存大魏王侯如画江山新中华再起清明上河图调教大明跃马回明谋明剑神重生带系统无敌剑神重生玄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