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返回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

第124章雁门,皇帝:痛击契丹,决一死战
上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章

时间回到7月15日傍晚,雁门关。

8万5千大汉帝国精锐骑兵,集结在雁门关北口,神情肃穆列阵草原之上,今日,他们要踏破契丹汗庭,迎安乐公主归汉!

哪怕是她的尸体!

这些精骑分别为:

南王、独孤卫青、唐元俭率领的3万西南军将士,茂庆王子和独孤玉环被南王留在西蜀看家。

刘成周率领的1万左羽林将士,杨延禅在列!

司马智及率领的1万右羽林将士,司马士及在列!

独孤如严率领的9000南大营将士,独孤玉若在列!

太平公主、李广率领的除236师外的2万4千北方军第三军将士。

韩良臣率领的禁军第二团,高王贵率领的禁军第三团共2000将士。

皇帝和刘光武尽皆一身戎装骑马肃立在军阵的最前面,腰跨烈焰刀的皇帝正要做战前动员---

突然,北方草原,传来一匹快马的马蹄声,声音急促由远而至:“报......”

皇帝回头一看,正是231师的团长李少利,身侧,还跟着一个步行者,健步如飞,势如奔马,正是随文清和亲的2018名将士中的一员---梁山神行太保戴宗!

“嗯?!”皇帝看见戴宗,心中就是一沉,知道出事了,否则则戴宗不会匆匆赶回,威严问道:“何事惊慌?”

李少利足足纵马狂奔了50里,已然累的喘不过气来了,他带着一小队斥候在前面探路,正好遇到匆匆从契丹汗庭赶回来的戴宗,戴宗简单说了两句,知道皇帝率大军很快就要兵出雁门关,就和李少利赶紧往回赶。

“皇上---”戴宗微微一调息,躬身禀报道:“契丹大军准备偷袭我雁门关,目前,离此地已然不足250里了!”

“什么?!”一旁的刘光武惊道。

“有多少人马?”皇帝闻言一下就明白了,看来耶律德方那边也在算计自己,之前占据了时间先机,若是自己再早走半天,与契丹大军在草原上就会迎头相撞,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戴宗既然回来了,大汉帝国这8万5千将士又正好未出发,对方这时间先机也就失去了一半作用,看来,上天也站在自己这边,不,是文清这员福将,站在自己这边!

“13万5千铁骑!”戴宗肯定答道。

“13万5?!怎么会这么多?”皇帝有些吃惊地看看义弟刘光武,他们之前计算过,契丹全部正规铁骑加起来也不过13万人,一次能调动的铁骑数量,不会超过12万!

“契丹从蒙古,借了4万铁骑助战!”戴宗赶紧解释道。

“文清那边,现在情况如何?”刘光武不由关心问道。

“情况不太好!我深入草原的2000将士,被对方至少2万铁骑围在中间---文清带14个兄弟,陪安乐公主进了石头城,契丹在石头城内至少还留有5000铁骑,对方估计最晚今早就会动手!我临走前文清兄弟有言,他们若是能冲出石头城和对方2万铁骑包围,会沿曲径关方向折返---”戴宗鼻子有些发酸。

唉!2000大汉帝国将士,陷入对方2万5千铁骑合围之中,就是能冲出来,也剩不下几个人了,刘光武黯然无语。

若是对方那2万5千铁骑解决掉文清所率领的人马,至少会再派2万铁骑随后南下,那契丹方面投入雁门关的总兵力,将达到空前的15万5千规模!!

就是大汉帝国这次抽调的21万精锐主力全部压上,也不可能在野战中击败对方!况且,东王和刘成裕率领的东北军、北方军第四军各2万5千大军,目前还在千里之外的大清关、居庸关,尚未得到消息,明日就要出发了---

西王率领的2万西北军的总预备队,离雁门关就更远了......

就是北王亲自率领的3万5千大军,离雁门关至少也有600里的距离,好在之前就通知长城最西面的司马艾率第一军2万大军提前东进,进驻离曲径关最近的朔州关待命。

目前形势已然急转直下,危在旦夕了!

“好!朕知道了,你辛苦了!”现在已然顾不得考虑文清那2000将士的安危了,皇帝心中脑中飞转,立刻盘算出对策,对刘光武镇定命令道:“命令大军,马上返回雁门关,准备守关!另外,即刻飞鸽传书,令朔州关的司马艾,率2万精骑轻装北上,到横断山北端,接应文清他们!”

“皇上......”戴宗赶忙插话道:“对方不知用了什么手段,飞鸽传书似乎不管用,之前,我们已然连续发出两个飞鸽,都没有把消息传回来!”

“竟有此事?!”皇帝颇为震惊,看来对方截断了自己的飞鸽传书,好在之前很多重要的军事部署是用人来传递的,没有落到对方手中,遂冲刘光武吩咐道:“那,义弟,你安排600里快马加急,命司马艾即刻兵出横断山北端,若是接应不到文清,就沿横断山往东,绕过横断山北端增援雁门关,同时,命曲径关的铁一营,随司马艾大军行动!”顿了顿,皇帝钢牙紧咬:“让司马艾记住,就是他手中的2万大军拼光了,也要救回安乐公主和文清!!”

“诺!”刘光武躬身答道,他心中清楚,此时安乐公主平安回来之于雁门关大战的重要性。

“另外,命北王即刻率第一军团剩下的3万5千将士,增援雁门关!同时,命西王,率西北军主力2万精骑,除留下5000将士接手北方军第一军、第二军防线空虚外,剩下1万5千铁骑全力增援雁门关!命之前已经前移的山东、河北、山西三郡2万4千郡兵,加速向预定的长城各空虚关隘集结,不得有误!”皇帝一口气补充道。

“明白!”刘光武知道事态紧急,赶紧下去布置。

很快,身后即将出征的8万5千将士,后队变前队,开始有序折返雁门关,南王、太平公主等很多将士,并不知道前面皇帝、刘光武和戴宗的对话内容,心中不解,难道准备如此充分的此次出征,就半途而废了?!那文清和安乐公主怎么办?虽然纳闷,但还是遵令执行---

“戴宗!”皇帝也看出戴宗的本事,拿出一块金牌,又对沉声戴宗命道,“你立刻持朕金牌,往东寻找刘成裕和东王的大军,命令他们,率部火速增援雁门关!其中刘成裕的第四军主力,务必于19日天亮前赶到!但进入雁门关以东百里后,等待朕的指令,再发起进攻。刘成裕的大军,明早就会出发,应该会先向西行出500里距离,再折向北,你不必直接到居庸关,设法在半路上拦住他们!”

“诺!”戴宗接过令牌转身而去。

戴宗走远,皇帝望向契丹汗庭方向,心中暗自惋惜:文清,安乐,这次是朕害了你们,你们能平安回来吗?

“皇上!他们不会有事,咱们赶紧回去准备应敌吧---”刘光武见皇帝立在那里怔怔出神,知道皇帝心思,轻声提醒道。

“嗯!”皇帝重重点点头,和刘光武催马驰回雁门关。

##########

雁门关内。

皇帝和刘光武匆匆回到雁门关,立刻召集所有将领议事,大部分人,已然知道契丹已经先行出兵了。

小冤家……太平公主立在那里,心中喃喃默念,浑身血液似被抽空了一般。

“你们应该都知道了---”皇帝虎躯挺拔,冷冷看看周围众将,缓缓说道:“文清和安乐公主很有可能遭遇不测,回不来了!朕本一直找不到契丹主力,才策划出本次主动出击的战略,不想契丹却倾巢而出,前来犯境,那咱们就在这雁门关,与其决一死战!”

“痛击契丹,决一死战!”

“痛击契丹,决一死战!”

“痛击契丹,决一死战!”

众将紧握拳头,群情激昂,齐声高喝道!

戴宗带回来文清和安乐公主的消息,大家都知道文清和安乐公主,还有秦叔宝、张飞那猛虎团、飞鹰团2000将士,现在十有七八已然为国捐躯了,那,咱们就在这雁门关,为那2017名将士复仇!

血债血还!

皇帝见军心已然调动气来,轻轻摆摆手,威严命令道:

“朕的想法是,对方这是冲朕来的,虽然知道朕就在雁门关,但应该不知道,朕在此地,调集了8万多大汉精锐,也不知道刘成裕和东王、北王的大军已然作好了北进的准备!所以,面对对方15万铁骑,我们前期必须示弱,借助雁门关有利的防御地形和坚固的城防,尽量消耗对方有生力量,然后,等待刘成裕、东王和北王的8万大军来援,一举击溃对方主力!”

至于山西郡、河北郡、山东郡的那2万4千郡兵,本来皇帝也没指望他们多少,其主要任务是填补北方军主力北上后的长城空虚,原计划真正向雁门关集结的兵力,仅有2000郡兵,况且就是那2万4千郡兵都增援雁门关,恐怕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他们战力偏弱,又是步兵,即使顶上去,也不过徒增伤亡罢了。

因为郡兵的机动能力弱,之前已经向长城沿线各关隘挺进,现在就是想让他们过来,也来不及了,至少他们不会比刘成裕、东王、北王、西王的骑兵来的及时。

“诺!”众将纷纷点头。

南王率先请战:“请父皇示下,孩儿的东南军愿打头阵!”他宝贝女儿没了,早就急红了眼。

独孤如严也抢出身形:“末将所部,愿打头阵!”张飞那1000飞鹰团将士,可是他们南大营的兄弟。

“我左羽林虽是步军,但更善长守城,愿打头阵!”刘成周躬身请战道。他知道,大汉帝国在几大主力没有会师前,肯定是不会主动出击了,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先守住雁门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朕理解你们此时的心情!咱们不能让对方看出目前雁门关内的真正实力,必须先恢复到朕刚进驻雁门关的兵力2万1千将士,让其以为偷袭得逞,才会放心攻关,否则知道咱们这里有8万多精锐,再发现刘成裕和东王西进的大军,就会受惊而走,再想抓住这条大鱼,就难了......”皇帝肃容说道。

“请皇上示下!我等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太平公主、独孤卫青等众将一起跪倒。

“好!都起来吧---”皇帝微微抬手,见大伙都起来了,厉声叫道:“南王!”

“在!”南王躬身应道。

“你和独孤卫青、唐元俭率西南军,先撤到雁门关以南50里集结待命,最后的出击,主要就靠你们西南军了!”皇帝厉声命令道。

“诺!”南王领命退下,大敌当前,此时他也不好再坚持什么,必须按照父皇的统一部署办。

“独孤如严!”皇帝再喝。

“在!”独孤如严出列。

“你率领最后赶到的南大营和左羽林14000将士,也同样撤出雁门关,在雁门关以南20里外集结,随时准备增援雁门关!”皇帝再次命令道。

“诺!”独孤如严也领命退下。

“太平、刘成周、司马智及!”皇帝三喝。

“在!”太平公主、刘成周、司马智及抢班出列,齐声应道。

“你三人,率领所部19000将士准备应敌,由太平公主作为前敌总指挥,在雁门关上统一指挥,太平这里,暂时把第三军除第231师之外的其他四个师,布防到雁门关南10里,随时准备增援,韩良臣和高王贵的禁军第二团、第三团,也归入太平旗下调度!”皇帝发出第三道命令。

之所以让太平公主作为前敌总指挥,是因为太平公主是第三军主将,熟悉雁门关周围的地形和城防设施,而且,太平公主即使没有烈焰刀,也有至少5级中阶的战力。

“诺!”三人躬身领命。

“司马述、独孤如愿!”皇帝四喝。

“在!”司马述、独孤如愿应声出列。

“你二人,分别守在东径关和西陉关,若对方有5级以上强者蹬关,给朕击杀之!”皇帝狠狠发出第四道命令。

“诺!”司马述、独孤如愿领命,躬身退下。

##########

皇帝见布置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义弟刘光武护卫自己安全,应该也无大碍,又可以与自己纵观全局,及时根据战场情况,做出统一调度部署。

皇帝又伸手把身上的烈焰刀解下,郑重递给太平公主:“太平,这把烈焰刀,朕再次赐给你,希望你能用其守住雁门关,斩尽契丹铁骑,为朕、为我大汉再立新功!”

“谢皇上!”太平公主单膝跪下,双手接过烈焰刀,朗声庄重承诺道,“臣定让它,痛饮契丹血!”有了烈焰刀,不仅能体现皇帝的决心,凸显太平公主前敌总指挥的地位,而且能稳定军心,另外可以整整提升她两阶战力,加之她自身的战力提升,足以达到6级初阶!

太平公主此时已然冷静过来,远水解不了近渴,那小冤家能不能回来,只能看上天的安排,若是大汉帝国能在雁门关重创契丹铁骑,契丹方面又没有杀他,事情就还有转机。但问题是,以那小冤家的性格,会坐以待毙吗?契丹为替耶律雄报仇,尽快让留守汗庭的2万铁骑南下,会不会迫不及待就杀他泄愤?太平公主不敢往下想了……

边上其他众将,此时再无任何嫉妒之心,因为,面对15万契丹、蒙古铁骑,不知能有几人,能活着离开这雁门关,凯旋回京......

“都下去准备吧---朕相信,明日凌晨对方就会发起进攻,我大汉帝国要对其,迎头痛击!”皇帝大手用力一挥,让众将退下。

“诺!”南王、太平公主等人这才转身离开。

“唉!”看着众将离开,皇帝冲刘光武苦笑一声,他虽说做出稳如泰山、胸有成竹的样子,但心中也是暗自打鼓:把契丹主力调到雁门关来打,也不失一个好结果,只是,准备了一桌菜,没想到却来了契丹和蒙古两拨客人,这仗,还真得好好合计合计,必将是一场苦战啊!就算自己之前调动的21万大军齐聚雁门关,也没办法一口吃掉对方这15万大军,弄不好,会撑破了肚子的......

“智深、武松!”皇帝又想起一事,轻喝道。

“在!”周围闪出智深、武松两个高大身躯。

“你二人,给朕钉在雁门关主关之上,护卫太平公主安全,不得有误!”皇帝威严命令道,见二人有些迟疑,皇帝再次强调道:“朕这边,有翠山和虚竹就够了!”

“诺!”智深、武松这才领命而出。

##########

15日晚,雁门关北200里。耶律德方汗帐。

大汗耶律德方、萧氏部落族长萧远山、萧氏狂骑兵主将萧敌鲁、拓跋氏第一军主将拓跋珪、耶律氏第二军主将耶律虎、耶律氏狂骑兵主将耶律庄、蒙古国师兼第一军主将铁阔台、蒙古狼骑兵主将铁尔博、蒙古第二军第一师师长铁尔木等人在帐内议事。

蒙古这次由国师铁阔台亲自挂帅,派来了第一军全部5个师、狼骑兵师、加上第二军第一师、第二师共4万铁骑,只留下了第二军第三师和第四师1万铁骑看家,算是给足了耶律德方面子。

“萧王兄,各师准备的如何了?”耶律德方首先冲萧远山问道。

“已然准备就绪!对方在百里之外,就布下了大量斥候,咱们的斥候很难渗透进去。咱们这边也同样不会让对方的斥候渗透到大军百里之内,所以,对方目前,应该还未发现我大军踪迹!”萧远山躬身答道。

“大汉长城沿线,南北300里的天空,已然被我蒙古猎鹰完全封锁,不会传出任何信息!”铁阔台跟着自信答道。

“攻城器械,今夜就会打造完成!这次,我们为每个儿郎都配了盾牌,普通弩箭准备了500把,强弩也准备了30架,虽然没有雁门关守关的弩箭威力大,但也有足够的震慑能力--”耶律虎也躬身介绍道。

耶律虎口中所说的弩箭和强弩,契丹方面是造不出来的,这还得益于大汉帝国太子傅正胥的暗中支援,之前从榆林关通过白莲教的商队偷偷运入契丹境内,运进来时是拆散了零件,然后进行了组装。

契丹方面为购买这批弩箭和强弩,可是花了大价钱,比市面上能买到的弩箭,足足贵了一倍!

不过,一倍对耶律德方来说,也是值得的!

所以说,傅正胥还真是个吃里扒外的祸害啊!

不过,总算他还有点良心,一是控制了走私弩箭的数量,二是及时收手,否则大汉帝国这次肯定是要吃大亏了,不过饶是如此,也肯定会大大增加守关的大汉帝国将士伤亡。

“好!”耶律德方满意点点头,一一部署道:

“咱们将手中兵力,统一部署一下:

萧王兄率西方军团的萧氏第一军3个师和拓跋氏第一军4个师、萧氏狂骑兵师,加上我耶律氏第一军第6师,共4万铁骑,作为第一梯队。

东方军团的耶律氏第一军第2师、第4师、第5师,第二军除第1师外的5个师,共4万铁骑,作为第二梯队,等耶律楚材国师来了,由他统一指挥。

蒙古国师则率领蒙古第一军、狼骑兵和蒙古第二军两个师,共4万铁骑,作为第三梯队。

本汗则率领剩下的耶律狂骑兵师、耶律氏第一军第1师,耶律氏第二军第1师,共3个耶律氏重装骑兵师,作为总预备队!”

“诺!”众将躬身应道。

“这次,是我契丹大军向大汉帝国,20年来发起的最大规模进攻,请各位严令所部,不要计较自身利益得失,务必奋勇向前,所有的损失,将来都会百倍回报!”耶律德方威严叮嘱道。

“诺!”众将再次躬身应是。

“好!叫儿郎们休息一下,今日半夜出发,明日天不亮,咱们就发起进攻!

萧王兄的第一梯队,可以不管雁门关东西两侧的戍堡,直接向西径关、雁门关、东陉关发起进攻。

第二梯队,负责先攻下西侧戍堡太和堡,铁阔台国师则带领蒙古4万铁骑,负责先攻下东侧戍堡常胜堡,然后,等待支援萧王兄的第一梯队。

对方只有2万人马,咱们争取一日一夜攻下雁门三关,周围500里,除了对方第二军团第三军2个师、第一军团第二军1个师外,没有大汉5000人以上的主力能够增援上来,咱们要趁这个时间段,一举拿下雁门三关,活捉那大汉皇帝!”耶律德方最后命令道,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当然了,大汉帝国在山西郡、河北郡等地还有2万以上郡兵,但这些郡兵按照常理的推进速度,5天之内恐怕都赶不过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大汗英武!”众人躬身领命,齐声喝道。

傅君峰,看咱们两个,谁是这九州大陆的主宰!众人退下后,耶律德方心中默念---

##########

16日凌晨。耶律德方汗帐。

耶律楚材一路快马加鞭,赶到耶律德方汗帐。

“汗庭那边,情况如何了?”大战将至,耶律德方睡得也不踏实,眯了2个时辰就醒了,见耶律楚材进来,满脸微笑,知道耶律楚材能及时赶来,情况应该差不多了,但还是不由问道。

“托大汗洪福,文清和安乐公主等17人,已于14日下午今入石头城,现在估计已然被击杀,其余2000人马被我2万萧氏铁骑包围,目前应该也全部解决掉了!我2万萧氏铁骑,很快就会南下增援雁门关---”耶律楚材躬身禀报,进一步解释道:“那2000人马中,不但有大汉的武举三甲,还有号称战神的常羽春。”

“好!”耶律德方击掌叫道:“国师辛苦了,你来的正好,一会儿,你率我4万耶律氏铁骑,先给本汗拿下西侧戍堡!然后,作为第二梯队,准备接应萧远山,攻取雁门关!”看来这次自己赚大了,契丹汗庭中,大汉帝国未来将损失几员顶级战将了,若是再拿下雁门关,干掉大汉皇帝傅君峰,未来几年契丹铁骑就可以横扫中原,饮马长江了!大汉帝国没有了文清、秦叔宝、张飞、常羽春,对了,还有那重病缠身的独孤去病,剩下的那些武将,除了刘成裕和独孤卫青,其他人还真不放在他眼里。

“是!大汗!”耶律楚材躬身离开汗帐。

##########

雁门关外。

16日凌晨,夜深人静,雁门关东西两侧伸出来的两个戍堡--西面的太和堡和东面的常胜堡,还象往常一样,静静矗立在那里,每个堡上的守军有500将士,正严阵以待,防止契丹铁骑今夜偷袭。

晚上,太平公主在布置完雁门关主关的防御后,曾经亲自到两个戍堡进行了视察,并把两个堡的负责人--尚怀珠、齐国远,召集到一起,单独布置了任务。此时,他们两个堡1000将士中,只有这两个负责人知道契丹大军已悄然而至。

具体情况,太平公主也没有细说,说多了,一旦这两个戍堡有任何异动,就会让契丹大军觉察出来大汉帝国已然作好了战争准备。

但太平公主临走时,还是盯着尚怀珠、齐国远的眼睛,郑重嘱托道:“为了大汉帝国全局的战略,你们这里,本将军不会有一兵一卒派过来增援,只能全靠你们自己了!你们,还有何话要说?”

“属下明白!定死守戍堡,战至一兵一卒!”尚怀珠、齐国远互相对看一眼,郑重点点头,悲壮说道,“家中,就全托付给公主了!”

“好!”太平公主眼中一热,自己这一安排,就等于让这1000将士陷入死地,这二人如此说,就是抱着必死之心了。

随后,太平与这两个将领以及排长以上的军官,一一道别,那些军官虽不知发生了何事,但见太平公主面色凝重,都知道必有大事发生,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人在堡在!

##########

此时,两面戍堡下,300步外一片漆黑,若是有人走过去,就会看到,下面黑压压卧着,埋伏了至少上万人,正小心挪着身子,尽量不发出声响,悄悄接近戍堡150步的攻击距离。

更远的距离外,11万5千契丹、蒙古铁骑,正静静地排成4个巨大的方阵。

最前面,是萧远山、萧敌鲁率领的4万契丹西方军团铁骑。

后面,分别是耶律楚材和铁阔台率领的3万契丹东方军团耶律氏铁骑和3万蒙古铁骑。

再后面,是契丹大汉耶律德方亲自率领的1万5千最精锐的耶律氏重装骑兵师!

到了两百步的距离,上面的大汉士兵还是发现了戍堡下的异动,立刻警钟鸣响,无数火把瞬间亮起来,“敌袭!敌袭......”

“进攻!”萧远山、耶律楚材、铁阔台同时发出了命令,自此拉开了大汉帝国和契丹,雁门关大战的序幕.......

萧远山手中圆月弯刀一举,当先率4万铁骑,越过两个戍堡的防线,向南面的雁门关、西径关和东陉关方向杀去。

戍堡下,2万契丹、蒙古士兵听到号令,伏兵四起,兵分两路,猫着腰,“嗷嗷---”嚎叫着,迅速向东西两个戍堡,发起攻击......

“八牛弩,准备,放!”戍堡内,安放了两个八牛弩,此时,利箭呼啸而去。

“弩手准备,射!”

“弓箭手准备,射!”

“滚木准备,放!”

西面太和堡的负责人尚怀珠,沉着下达一道道命令,他自知今日必死,只是,能坚守一个时辰,就坚守一个时辰,尽量杀伤契丹铁骑的有生力量,为雁门三关减轻后面的压力,他和自己的500弟兄,能为大汉帝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耶律楚材率领的第二梯队,在付出数百人的代价后,终于与戍堡内的大汉士兵,短兵相接。

“嗯……”尚怀珠在砍翻一个契丹士兵后,痛哼一声,被对方一支冷箭击中前胸,“李豹,接替我指挥!”他大吼一声,抱着另一个契丹士兵,就滚下城堡……

“兄弟们,杀敌报国的时候到了!”一连长李豹狂吼一声,接过了阵地的指挥权。

“杀啊!”数百守堡士兵呐喊着冲向敌人,很快与对方展开了肉搏,他们中,很多人身上已是伤痕累累,犹自死战不退。

战死沙场又如何?!

只要能为雁门三关争取哪怕一炷香的守卫时间,他们也愿意!

哪怕付出他们最宝贵的生命!

哪怕全军覆没也在所不惜!

人在堡在!

玉石俱焚!

##########

16日凌晨时分。

雁门关上,一身金盔金甲的太平公主,手握烈焰刀立在雁门关关头之上,身后,立着皇帝安排保护她的智深和武松两大隐卫,身侧,李广以下,大汉帝国231师3000将士,已然分别在雁门关主关、西径关、东陉关严阵以待。

张良因为是文弱书生,太平公主就没让他参加关头之上的守卫,只希望张良之前训练的士兵,和设计的那些城防设施,战时能够发挥威力。

听到戍堡方向警钟长鸣,太平公主知道,雁门关之战,正式开始了!

不多时,4万契丹西方军团铁骑,马蹄轰鸣,地动山摇,在萧远山,萧敌鲁的率领下,就自北向南,滚滚而来。

雁门三关,就像一个人伸出双臂,左右两只手臂,就是西径关和东陉关,其头颅,就是雁门关主关。

4万契丹铁骑兵锋所指,最先抵达的就是西径关和东陉关,各有1万铁骑立刻分兵,分别在萧氏少主萧敌鲁和契丹拓跋氏第一军主将拓拔硅的率领下,首先向西径关和东陉关发起进攻。

萧远山则马不停歇,率领另外2万铁骑,直扑雁门关主关,很快就兵临雁门关下,随即发起了对雁门关主关的进攻!

“准备战斗!”太平公主倏地拔出烈焰刀,大喝一声。

契丹铁骑,今日要让你知道,雁门三关,就是我大汉帝国不屈的脊梁!!

“嘟!嘟!嘟!”双方的血战,首先就从强弩对射开始了。

雁门三关之上,张良部署了30部八牛弩,8尺长的弩箭呼啸而出,无数前冲的契丹铁骑惨叫声中,一片片倒下。

与此同时,雁门关下,也传来了强弩呼啸而来的声音,当时就把不少守关士兵生生钉死在关头之上,李广面色当时就是一变,“对方怎么会有强弩?!”

契丹制造业不发达,其主要仰仗的就是铁骑战力强悍,攻城是其弱项,如今手中有了强弩,那对攻城来说,会大大减小阻力。

相反对于守城一方,则是一场噩梦!

“应该是有人从大汉帝国内部偷运过去的!”太平公主也是心中一惊,但很快想明白了,此时也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沉声命令道:“对方用强弩仰攻效果有限,立刻命令守关的八牛弩,集中攻击对方的强弩阵地!”

“诺!”李广躬身领命,下去安排。

很快,雁门关下的契丹强弩就有些哑火了,一是契丹人不熟悉这种强弩的使用,二是被关头之上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大汉帝国八牛弩压制住了,三是这种强弩设计精巧,也极易损坏,坏一个零件,整个强弩就成了一堆摆设。

不过,接下来,随着契丹铁骑的向前推进,又一轮威胁来了,数百支普通弩箭从关下激射而来,守关的士兵闷哼声中,一批批中箭倒下,黑夜中,他们哪会想到契丹攻城士兵中会有弩箭?!

对方不但有弩箭,而且装备的数量不少,至少有500把!

这种弩箭,比契丹人手中的弓箭射程远,超过了250步,绝对是攻城的利器!

“怎么搞的!”李广刚刚布置完八牛弩的防御回来,口中怒骂道。

“无妨,咱们居高临下,用八牛弩和弩箭回击他们!”太平公主冷静下令。

“诺!”李广再次下去安排。

很快,关下下一轮更猛烈的打击到来了,150步内,4万契丹铁骑相继弯弓搭箭,数万支羽箭组成的箭雨,“哆!哆!哆--”如冰雹一般就倾射在雁门关关头之上,气势极其惊人,立时将关头上射成了一片羽箭的丛林,一时间连插脚的地方都没有。

好在太平公主之前有所防范,让守关的士兵提前做好了防御准备,要么躲在盾牌之下,要么躲在张良设计的掩体之内,这才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

也幸亏是晚上,视线不好,契丹士兵射出的羽箭准头上受到了影响,而且关前地势狭小,一时也施展不开,4万契丹铁骑只能依次展开轮射,但饶是如此,对守关士兵来说,也是巨大的心理考验。

再往后,契丹铁骑很快到了雁门关的关头之下,除了一部分弩兵和弓兵对关头之上的大汉帝国守军进行弓弩压制之外,大批契丹士兵开始下马,并将无数云梯架了上去—

雁门三关一场血与火的考验,正式开始了!

##################################################

(作者的话1:雁门关大战,终于开始了,这里才是主战场,一个照面双方就阵亡了3000人,双方每天阵亡将士的数量,绝不是小小的曲径关可比的……)

(作者的话2:太子一系往契丹运强弩,最后却招呼到自己人身上了,愤慨吧?!)

(作者的话3:现在就看皇帝傅君峰和契丹大汗耶律德方谁能笑到最后了,他们才是这次大战中,真正的棋手!)

(作者的话4:急先锋-索超:梁山第十九条好汉,排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四。索超原是大名府梁中书手下的正牌军。杨志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后,梁中书叫副牌军周谨和杨志比武,杨志打败周谨,气坏了周谨的师父急先锋索超,索超挥动大斧和杨志大战五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梁中书便将索超、杨志同时升做提辖。梁山人马攻打大名府救卢俊义、石秀,梁中书命索超、李成为先锋出战,索超被骗进陷坑,杨志劝他归顺了梁山泊。宋江打败方腊起义,攻打杭州城,索超和南军元帅石宝交战时,被石宝一锤打落马下死于非命。

铁臂膊-蔡福:北京人氏,原为大名府两院押狱兼行刑刽子手,因杀人手段高强,人呼“铁臂膊”,和弟弟蔡庆都是干杀人行刑看牢子这一行的。梁中书受李固之托要杀卢俊义,石秀独身劫法场。梁山人马攻打大名府时,蔡福、蔡庆兄弟两个无路可走只好上了梁山,专管梁山杀人行刑的事情,排梁山泊好汉第九十四位。在征讨方腊时,蔡福阵亡。

大炳峄所著---《铁血柔情之大汉帝国》又名《天地十三珠演义》,全书共380万字,365章,章章精彩。

衷心感谢发布网站的大力支持!!!

##################################################

上章 目录 下章
本站推荐
我真不是魔神诸天新时代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食物链顶端的猛兽宇宙级宠爱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当铺特种兵之战狼崛起都市国术女神剑仙三千万
相关推荐
三国之大汉崛起开局签到万年道心,女帝求我出山文明轮回大明风华之我是朱瞻基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大汉光武大汉苍颜大汉双雄之破奴传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三国:冠军侯复活,打造万世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