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返回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

第127章反击前,皇帝:朕让你们见一个人
上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章

让山西郡2000郡兵增援曲径关的命令17日夜里就发出去了,为何现在还不见人影啊?!

文清的预感和皇帝的担心是对的,那2000郡兵确实指望不上了,他们在增援途中,也遇到了麻烦,经历了一场大战,其惨烈程度至少对郡兵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情况其实很简单,山西郡的郡守李天澄率2000郡兵从山西郡的太原城出发,确如皇帝对李天澄的了解那样,李天澄还是很规矩的一个郡守,对皇帝忠心耿耿,知道雁门关被契丹、蒙古10几万铁骑围攻,皇帝就在雁门关内,军情10万火急,救援刻不容缓,所以一路催促手下两个团长杨延春和曹正加快行军进度,其实17夜里已经离雁门关不足百里了,李天澄见那些郡兵跑的盔歪甲斜,实在走不动了,于是命令杨延春和曹正安营扎寨,准备18日上午再赶到雁门关救驾。

18日一早,李天澄集合士兵,正要向北赶路,正好遇到王青平率领两个亲兵从北面打马而来,远远叫道:“李郡守,皇上急令!”

“哦?!”李天澄心中一惊,难道是雁门关守不住了,连自己这些郡兵都要动用了?可自己这些郡兵就是填进去,估计也坚持不了多久啊。

他跟王青平并不熟,但之前在洛阳马球赛曾经见过,倒是认识王青平,赶紧问道:“王将军,皇上有何旨意?”

“皇上命李郡守率部即刻增援曲径关,不惜一切代价!”王青平掏出怀中金牌,递给李天澄。

“李天澄接旨!”李天澄单膝跪地,接过金牌,虽然不明所以,但也知道皇帝之决心,否则也不会动用金牌大令,看来曲径关方向目前也是遭到了契丹铁骑极其猛烈的进攻。

不但遭到了进攻,而且到了朝不保夕的危险地步了。

“青平还要回去复命,请李郡守抓紧赶路吧。”王青平还关心着雁门关的战局,知道西南军很快就会参战,所以也没有过多停留,拨马带着两个亲兵就向北而去。

“兄弟们!”李天澄高举金牌喝道,“皇上急令我等增援曲径关,咱们就是跑死,天黑前也要赶到曲径关助战!”

“诺!”李天澄手下两个团长--杨延春、曹正带着2000将士轰然应道。知道曲径关危在旦夕,恐怕比雁门关还摇摇欲坠。

“出发!”李天澄大手一挥,率部就向曲径关方向冲去。

李天澄严令所部2000将士一路向曲径关挺进,18日中午,离曲径关还有80里时,发生了意外状况。

“郡守!”负责率一团几个骑兵探路的杨延春从前面飞马赶来,惶急禀报道,“前面发现敌情!”

“嗯?!有多少人?”李天澄心中一沉,有敌情,自然是契丹铁骑了,长城沿线各关口没有听说被攻破啊,怎么会有契丹铁骑出现在这里?!难道曲径关已经失守了?不会吧,那里可是号称大汉帝国五大主力之首的禁军铁一团把守啊,曲径关又固若金汤,怎么如此之快就被契丹铁骑攻破了,曲径关一旦失守,大汉帝国在雁门关前的主力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此时还没有刘成裕和东王大军抵达雁门关的消息,那皇帝岂不是要被对方10几万铁骑堵住了雁门关内?!

“有大约300人,都是契丹的步兵!”杨延春急急禀报道,他也是山西杨家人,和杨延兴是平辈,年龄比杨延兴小。

“步兵?!”李天澄更是有些诧异,眉头紧锁。

“既然是步兵,也许是从长城沿线渗透进来的。”曹正分析道。

“嗯!很有可能!”李天澄重重点点头,下定决定道:“不管他,他们人数不多,延春,你带一团上去,给我击溃他们!”

“诺!”杨延春应了声,拨马就走。

“等等!”李天澄唤住他,郑重询问:“你知道皇帝的命令是什么吗?”

“知道!”杨延春大声应道:“不惜一切代价救援曲径关。”

“对,不惜一切代价!去吧!”李天澄这才放心点点头。

“走了!”杨延春飞马就冲了回去,今日就是他们一团拼光了,也要为后续部队打开一条缺口!

不,是血口!

这里怎么会遇到一支300人的契丹步兵阻击?

原来,这支契丹步兵是契丹西方军团留守巴彦淖尔帅帐的一支哨骑营,他们守卫契丹西部草原,总也不能天天呆在家里啊,所以时不时会派出一支哨骑到长城西线沿线探听一下情况,他们离开巴彦淖尔时,并不知道雁门关大战已经打响了,而且极为惨烈。

后来萧远成、哲别丝率部抵达曲径关下,连续狂攻的同时,也非常关注曲径关西面长城沿线各关隘是不是有援兵会赶来,所以派出去一支探马打探消息,17日傍晚,其中一个探马在朔州关以西,发现了这支哨骑。

曲径关下,上万契丹萧氏铁骑都攻不下来,他们这支哨骑营过就是去也于事无补,倒是如果能绕到曲径关南面,说不定能发挥奇兵之效,于是为首的契丹营长就断然下令放弃战马,从朔州关西面的崇山峻岭,徒步穿越长城。

此时长城沿线的大汉帝国守军比较空虚,部分增援上来的郡兵对地形也不熟悉,加之又是在夜里,还就真让这支小股契丹士兵神不知鬼不觉偷偷渗透了过去。

这股契丹士兵同样对曲径关附近的地形不熟悉,黑灯瞎火的山路也不好走,穿过朔州关的防区后,向南又走了一段距离,这才找到一条向东的路,于是一路向曲径关方向冲过去。

曲径关上的文清等几百兄弟此时正在全力抵抗北面的数千契丹铁骑,哪有精力顾身后的南面啊,如果真让这支300人的契丹士兵摸上来,南北夹击之下,曲径关恐怕随时都会陷落!

不但曲径关会陷落,而且文清等人恐怕都要折在曲径关上!

不但文清等人会折在曲径关上,而且雁门关也将不保!

所以左右契丹方面和大汉帝国方面几十万大军大会战的结局,也许就是这300契丹步兵!

谁说几十万人的大会战,300人的力量就可以忽略不计?!

战争中,永远不要忽视对手的任何一支力量,哪怕只有300士兵!

还真是苍天有眼,天佑大汉,这股契丹士兵18日刚刚筋疲力尽抵达这一区域后,准备在一个山谷口休整一下再赶路,恰恰遇到了李天澄率领的2000郡兵,双方在此算是狭路相逢。

一场遭遇战在所难免。

双方都是各自阵营中没有看上眼的一支小分队,都没有寄予多大希望,但却在雁门关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决定雁门关大战走向的作用!

不起眼的配角,一下子变成了主角!

重要的主角!

“有情况!”此时,山谷口的契丹哨兵也发现了杨延春等人,立时亮出兵刃,弯弓搭箭,全营戒备。

“杀啊!”杨延春此时知道事态紧急,那有时间跟对方费口舌,连讨敌骂阵的招呼都不打,直接带着自己的一团就冲了上去。

“放箭!”那契丹营长高声断喝。

“吱吱吱--”契丹士兵的数百羽箭就倾射而出。

“啊--”几十名郡兵惨呼一声就倒地不起。

“尽快冲过去!”杨延春别看是郡兵团长,还是有一定的战场经验,高声喝令。

双方的距离很快穿过弓箭射程内,进入短兵相接,山谷口一片肉搏

“二团分出两个营,占领两侧的山头,用弓箭压制对方!”李天澄在后面见杨延春的一团进攻受阻,赶紧命令曹正率二团两个营向两侧山头移动,只留下一个营作为预备队。

“诺!”曹正拎着鬼头刀赶紧带两个营冲了过去。

“一连兵分两路,占领两侧高地!”对面的那个契丹营长也不白给,见状立刻命令自己的一连长率部首先抢占两侧高地。

双方围绕小山谷的谷口和两侧山头,展开了激烈的搏杀。

契丹方面虽然只有300人,而且是马下步战,但战力却远远强于大汉帝国的郡兵,并占据了有利地形,生生将李天澄的2000郡兵阻挡在曲径关以南80里。

那契丹营长此时也知道,目前不可能分兵前往曲径关偷袭了,阻挡面前这2000郡兵成为了他的首要任务,这些郡兵战力虽然差了点,但若是放进曲径关内,那也是一支不小的力量,曲径关北口只有1万契丹铁骑攻关,这两日下来折损严重,能剩下6-7成就不错了,如果再增加2000郡兵守卫,决拿不下曲径关。

李天澄此时也急红了眼,曲径关危在旦夕,皇帝给他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增援曲径关,如果因为自己驰援不及时而丢了曲径关,10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2团一营,跟我上!”李天澄见杨延春和曹正率部在前面迟迟打不开局面,真急了,带着那个营的预备队也冲了上去。

“郡守,你怎么上来了!”杨延春在前面正在督战,扭头见李天澄冒着箭雨冲过来,不由急道,李天澄虽然是带兵主将,但本身只是个文人,并不会武功。

“这里就是我的位置!”李天澄决然道。

“那好,兄弟们,跟我冲!”杨延春狂喝一声,带着一团一营再次奋勇向前冲去。

一时间,小山谷周围喊杀震天,尸横遍野,契丹方面很快阵亡了80个士兵,而他们身前倒下的大汉帝国郡兵,足足有250人之多!

双方接到的都是死命令,一个是不能让大汉帝国的军队过去,一个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增援曲径关。

战至天黑,契丹方面再次阵亡了70个士兵,就剩下一半人了,但仍然死战不退,李天澄这边的阵亡人数,则已经上升到了500多人,轻重伤员无数。

大汉帝国的郡兵和契丹士兵比起来,战力还是太差了。

不过,他们也有一腔报国热血,也有一颗报国之心,不计伤亡不断亡命进攻。

郡兵也是大汉帝国的士兵!

郡兵也是大汉帝国的热血男儿!

谁说郡兵就不能打仗?

谁说郡兵就只能留守二线?

谁说郡兵就不能冲锋在前?!

战力弱,那我们就用3个换一个,用4个换一个!

“他们伤亡过半了,连夜进攻!”李天澄高声传令,话刚说完,就闷哼一声,右臂被对方一个连长射出的羽箭击穿,好在天黑视线不好,否则这一箭,足以要了李天澄的命。

“兄弟们,咬紧牙关冲啊!”杨延春和曹正见李天澄一个文人尚且如此,都被激发出了斗志。

夜里,李天澄怕曲径关有失,忍着右臂的剧痛,组织战力偏弱的郡兵发起了一轮接一轮的进攻,而契丹余部则凭借夜色的掩护,继续顽强阻击,将战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曹正终究没能等到胜利的结局,在用鬼头刀奋力击杀守卫其中一个山头的连长后,与另外一个契丹排长滚落山崖,壮烈殉国。

但他却率部拿下了西面的山头,随后,李天澄也率部艰苦拿下了东面的山头。

那契丹营长率残部30个士兵,被迫向小山谷的北面撤退,很快又占领了一个小山头,继续负隅顽抗。

当19日的太阳升起来之时,杨延春浑身浴血,终于率1团将士登上了那个小山头,并亲手斩杀了那个契丹营长。

彻底消灭这300契丹士兵,已经过去了半天一夜,而且,大汉帝国整整付出了1100名郡兵的生命!

其中担任主攻的一团伤亡最惨,全团最后就剩下了300个士兵。

“延春,好样的,可惜折了曹正。”李天澄气喘吁吁跟上来,黯然道。

“这批契丹崽子,还真能扛啊!”杨延春精神头一泄,手捂小腹颓然坐在了一块大石头上。

“延春!”李天澄感觉事情不妙,一把扶住他,“你,你受伤了?!”

“别管我,事不宜迟,郡守赶紧率部增援曲径关!”杨延春惨然催促道,鲜血却从小腹处顺着手指缝渗透而出。

“兄弟们,全速增援曲径关!”李天澄高声喝令。

“诺!”900名幸存的郡兵虽然不少人身上都带着伤,但还是很快完成集结,开始向北挺进。

“延春,你怎么样?”李天澄临行前关心问道。

“我郡兵,我杨延春这次,也算是为雁门关大战做出贡献了吧?”杨延春面色苍白笑问。

“当然了,当然了,咱们郡兵也不是孬种!”李天澄眼含热泪点点头。

“那就好,那就好--”杨延春看向北方曲径关方向,声音越来越弱,戛然而止。

“杨兄弟!”李天澄泪水再也忍不住,滚滚滑落,声嘶力竭喊道:“兄弟们,杨兄弟和曹兄弟不能白死,不惜一切代价,增援曲径关!”

“诺!”900郡兵在李天澄的带领下,继续北上,此时他们离曲径关还有80里,就是赶到曲径关,也到下午了,那时恐怕已经于事无补了!

身后,杨延春的身体依然坐在那里,面向北方,很久很久。

此次雁门关大战,山西杨家,又失去了一个优秀子弟!

##########

再说雁门关这边。

19日天亮,太平公主手中,再次只剩下3000将士,整个235师、南大营9000将士、左羽林一个师,再次阵亡了1万6千人。

就是剩下的这3000将士,大多数都带着伤,关内参与救治伤员的太监、宫女、百姓,剩下的也不足300人了,连张良和小青都受了轻伤。

后半夜,契丹萧氏和拓拔氏铁骑再次攻陷西径关,235师师长刘成贺,被攻上关头的契丹拓跋珪斩杀,235师第一团1000守关将士,全军覆没!

拓跋珪的内力修为4极巅峰,战力可达5级初阶,而刘成贺虽然是4级高阶的内力修为和战力,照理不应该如此不济,但他却在对阵拓跋珪之前,受了不小的伤。

“235师的兄弟们,打退了胡人铁骑,我请你们喝酒!”这是刘成贺率部登上雁门关关头时的动员。

不过,契丹萧氏铁骑也损失了一位师长,萧氏第一军第2师师长萧敌万,被6级初阶强者司马述两掌击毙,二人的实力,差了不止一级。

萧远山则再次出现在西径关关头,击退司马述、司马智及夹击。

西径关,已经摇摇欲坠!

同时,为了牵制雁门关上的守军,耶律楚材和东方军团第二军军长耶律虎,耶律氏第二军第3师长耶律山,率领契丹耶律氏主力,狂攻雁门关主关。

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正在主关之上指挥战斗的太平公主,突然发现三个巨大的身影,飞身跃上雁门关关头之上,为首一人,一脚就踩碎了一个试图阻拦他的大汉帝国营长的头颅,那名大汉帝国营长连哼都没哼,就栽下关头---

接着那名强者,手中圆月弯刀在身前劲挥了半圈,一丈之内,劲风扫过,5个大汉帝国士兵,应声倒下!

这是位强者!

一个战力极其强悍的强者!

太平公主凛然一看,非是别人,来人正是契丹国师---6级高阶强者耶律楚材!

“冲!”耶律楚材身侧,右侧是耶律虎,左侧是耶律山,三人沉喝一声,形成一个铁三角,勇不可挡,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大汉帝国关头上的士兵,瞬间就有13人被无情击杀!

“智深,跟我上!”太平公主知道如此打下去,必然会让对方撕开一个突破口,迅疾拔出腰间的烈焰刀,带着身子左侧的智深冷峻而上,合二人之力,挡住耶律楚材的圆月弯刀,太平公主有6级初阶的战力,智深也能达到5级巅峰,还是有一战之力的,不过时间一长,就不好说了。

太平公主右侧,手握朴刀的武松,大步上前,接下了对方那个战力4级巅峰的师长耶律山。

不远处,刘成周三刀击杀两个登上关头的契丹营长后,迅速赶了过来,迎住战力五级中阶前者耶律虎。

七个强者,在雁门关关头之上,展开殊死较量!

对太平公主他们来说,后退一步,雁门关主关就会被撕开一个口子,雁门关危矣。

对耶律楚材他们来说,前进一步,拿下雁门关,数万儿郎的鲜血就没有白流---

最先决出胜负的是武松和耶律山,耶律山虽然勇猛,但武功毕竟没有过5级初阶,战力5极巅峰的武松单人独刀,5合内,击杀耶律山!

耶律楚材见耶律山死在自己左侧,临死前的惨叫让他变色,心中大急,手中圆月弯刀一紧,太平公主左臂就被划伤,鲜血直流,浸透战袍。

“你先去支援公主!”武松见刘成周一时之间,也无法战胜耶律虎,迅速替下刘成周,对其吼道。

“嗯!”刘成周见太平公主受伤,也不搭话,撇下耶律虎,就加入战团,合三人之力,全力挡住了耶律楚材。

太平公主左侧,行者武松,面对契丹5级中阶强者耶律虎,持刀傲然而立:“来将通名!”

“契丹耶律虎!”耶律虎知道,今日遇到了劲敌,这武松,内力修为虽然5级中阶,但朴刀之上催发的战力,竟然接近6级初阶!于是全身真气灌注长矛之上,大喝一声,挥矛而上。

“你听好了,某家,名叫武松!”武松说罢,挥刀而上,漫天刀影罩向耶律虎......

“当当当......”武松如下山猛虎般,手中朴刀,连续砍向耶律虎的铁长矛,耶律虎连退3步,身躯立在那里,额头上,一道血痕,渐渐扩大......

“杀人者,武松!”30合内,武松力斩耶律虎,将耶律虎的尸体,一脚踢向耶律楚材,耶律虎死不瞑目!

这是两日来,第一次有契丹的5级强者被击杀,而且是契丹四大军长之一,雁门关守关将士士气大振,齐声大喝:

“步战之王!”

“步战之王!”

“步战之王!”

武松在大汉帝国军中,从此树立---“步战之王”的称号!

唉!今日又是前功尽弃!耶律楚材无奈,只好率部抢回耶律虎、耶律山遗体,暂时撤下雁门关主关。

这次双方7个强者对决,充分展示了大汉帝国在5级初阶以上强者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雁门关内,皇帝临时行宫。

“持朕金牌,命令太平,放弃西径关!”皇帝对身前的张翠山再次命令道。

“诺!”张翠山转身离去。

“放弃西径关?!”太平公主接令后,眉头微皱,她是前敌总指挥,还不知道皇帝的整体战略布局,放弃西径关,只有两个可能,一是皇帝认为雁门关守不住了,二是皇帝手中,有了足够的筹码!

反击的筹码!!

“遵旨!”思忖片刻,太平公主不得不遵照皇帝命令,暂时放弃西径关,全面退守雁门关主关。

雁门关主关之上,一时集中了司马述、太平公主、智深、武松、刘成周、司马智及、独孤如严7位大汉帝国5级初阶以上强者。

至此,契丹、蒙古铁骑已然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雁门关主关。

雁门关危在旦夕!

##########

雁门关内,皇帝临时行宫。

“启禀皇上......”高公公进来禀报。

“何事?”皇帝沉声问道。

“第四军第一师师长刘成勃就见!”高公公掩不住的兴奋。

“噢?!”皇帝和刘光武对望一眼,看出对方眼中的神采。他知道,刘成勃来了,就意味着,刘成裕的2万5千大军已然到了,威严喝道:“宣他进来!”

不多时,一个40多岁的将领匆匆进来,单膝跪倒:“第四军第一师师长刘成勃,参见皇上!”

“刘将军辛苦了---”皇帝亲手扶起刘成勃,“刘成裕大军,现在何处?”

“我第四军主力,目前在雁门关东北100里外待命出击,随时可以从契丹铁骑后面,发起进攻!”刘成勃振声答道。

“好!”皇帝满意点点头,“你们第四军,还是没让朕失望!你回去告诉刘成裕,率部19日中午之前赶到雁门关北侧,听关上战鼓响,就从后面,与雁门关前的我大汉7万大军,合击契丹、蒙古残部,不得有误!”

“遵令!”刘成勃领命而去。

刘成裕来了,朕手中,就有足够的筹码了,耶律德方,明日,看你还有多少铁骑,能够退回草原!皇帝将手中的一支毛笔,重重仍在书案上!!

刘成裕的北方军第四军,整体战力在北方军四个军中是最强的,也就是说,在大汉帝国所有军级建制中,是战力最强的一个军!

因为大汉帝国五大主力之一的龙骑兵,就在第四军!

所以,只有刘成裕的第四军到了,皇帝才真正有了反击的底气!!

##########

7月19日早上,契丹耶律德方汗帐。

雁门关战事趋缓,萧远山、耶律楚材、铁阔台被耶律德方临时召回汗帐。

“虽然损失惨重,但我们已然拿下西径关了!不过,对方的增援部队越来越多,昨日出现了南大营的军队,估计是洛阳方面的援军到了!”萧远山已经有些焦虑了。

“耶律虎和耶律山阵亡在了雁门关主关,萧敌万则阵亡在西径关上---”耶律楚材有些痛心道。

“唉!他们都是我契丹的勇士---”耶律德方惋惜点点头,也有些心痛,目前,已然先后阵亡了5个师长以上“将”领了,耶律虎,还是个5级中阶强者!契丹的5级强者本来就不多,死一个,就少一个---

“今日中午前若拿不下雁门关,只能回撤了---看来,对方刘成裕的军队,北王的军队,很快就会增援上来,可惜,三关已然拿下两关,就差雁门关的主关了!”铁阔台也不无惋惜建议道。

“咱们还剩下多少铁骑?”耶律德方问耶律楚材道。

“昨日,又损失了1万6千人,目前,只剩下7万5千人了---”耶律楚材沉痛答道。

“好!本汗相信,萧远成在曲径关,也到了关键时刻!咱们再发起最后一次进攻,本汗把手中最后3个重装师的预备队也拉上去,若是还拿不下雁门关,中午前就全军回撤回去---”耶律德方心有不甘,但语气坚定命令道。

##########

与此同时,雁门关,皇帝行宫。

皇帝将刘光武、南王、北王、西南军第二军军长独孤卫青、西南军第一军第一师秃鹫师师长唐元俭、北方军第二军副军长王行满、北方军第一军第一师爆熊师师长张义郃等众将,召集围在地图前。

“我们的战略布局基本完成,”皇帝虎目一扫介绍道,“刘成裕的第四军已然到了!”

“好啊!”南王、北王等人兴奋道。

“决战的时刻终于到了!”皇帝沉声命令道:

“朕决定,不再等东王的2万5千将士了,耶律德方只剩下7万5千铁骑,再拖下去,对方随时就会逃走!

咱们手上,现在有10万将士,而且,有9万将士是从未投入决战的生力军!其中,有北方军第241师龙骑兵、北方军第111师爆熊师、西南军第411师秃鹫师,1000禁军这四大主力共2万1千精锐主力。

对方,虽说剩下7万5千铁骑,但经过3日3夜拼杀,已是疲兵,朕就把手中剩下的这10万大军尽出,与契丹主力决战!”

“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

众将终于等到了决战的这一天,纷纷摩拳擦掌。

“朕,让你们见一个人!”皇帝见众将斗志高昂,微微一笑,扬声唤道:“出来吧......”

“父王......”里屋闪出一个一身红衣的美女,紧走两步,扑到南王怀中。

“安乐!”南王惊喜交加,“你回来了!”

“太好了!”北王、独孤卫青、王行满、唐元俭等众将也是喜出望外,纷纷过来见面。

“17日夜里就回来了......”安乐擦擦眼泪,点头答道。

“好好!丫头瘦了,受委屈了......”南王摸摸安乐公主的小脑袋,泪水却止不住流下来。这丫头,深入契丹,来回2000里,不知受了多少苦,见只有安乐一人,不由问道,“文清呢?”

“他目前坚守曲径关,契丹有1万铁骑,在日夜进攻曲径关!”安乐焦急答道,“所以,请父王帮皇爷爷,尽快打跑眼前这些可恶的契丹人,赶紧增援曲径关!”

“真的?!”南王、北王等人心中知道,曲径关只有铁一团700将士,守了2昼夜,肯定比雁门关还要惊心动魄,不知还能不能守住了......

“皇上,咱们反击吧!”众将异口同声请战道。

“好!”皇帝重重点点头,对西南军第二军军长独孤卫青沉声命令道:“卫青!你亲自带西南军一个师上去,1个时辰内,给朕夺回西径关和东陉关!”独孤卫青是5级高阶修为,但战力可达5级巅峰,在大汉帝国军中与刘成裕齐名,又憋了好几天,此时放出去,那就是一只猛虎。

“得令!”独孤卫青长得浓眉大眼,阔面重颐,虎体熊腰,威风凛凛,是军中与刘成裕齐名的虎将,他率部在雁门关南口等了4天,早就憋坏了,豪迈道:“迟延半个时辰,末将提头来见皇上!”说罢,大步流星而出。

“嗯!”皇帝满意点点头,又对刘光武吩咐道:“就让太平休息一下吧---独孤卫青夺回西径关和东陉关之时,就是我10万大军反攻之时!各军就由义弟统一指挥,兵出雁门关北口,与契丹、蒙古铁骑决战!命关上的刘成周护卫在你身侧、司马智及协助北王、独孤如严协助南王,参与反击!朕,会在关头之上,亲自为你们擂鼓助威!!”

“遵令!”刘光武和其他众将,胸中热血沸腾,躬身应道,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天!

“安乐也去!”安乐公主站出来,坚决说道。

“好!安乐就和皇爷爷,一同到那雁门关关头,看我10万大汉主力,如何击破契丹、蒙古铁骑,踏平契丹草原!”皇帝重重点点头。

##################################################

(作者的话1:杨延春—不说杨家将了,说说杨春吧,小说《水浒传》中人物,梁山泊排名第七十三,绰号“白花蛇”,蒲州解良人氏,同朱武、陈达在少华山落草为寇。在攻打史家庄时,三人和史进结为好友。后来在梁山军马闹华州时归顺梁山。受招安后,在征讨方腊时被庞万春,雷炯,计稷等人射死在关下。

曹正:小说《水浒传》中人物,开封府人氏,林冲的徒弟,祖辈是屠户出身,善于杀猪剥牛,从而人称“操刀鬼”。因替财主做生意赔了本钱,入赘黄泥冈附近一农家为婿,经营一家小店。杨志在黄泥冈被劫了生辰纲后,到曹正的酒店吃酒无钱付账,因此两人不打不相识。杨志后来去投靠二龙山,在山下又与鲁智深相识。曹正用计送二人上山,杀了山主邓龙,占了山寨。后来曹正随杨志、鲁智深、武松、施恩一起归顺了梁山。曹正在联同其他一百零七名头领接受朝庭招安后,便与梁山泊全体征讨方腊,但于攻宣州时却和王定六双双中药箭死亡。

(作者的话2:安乐公主先在可是皇帝手中的一支奇兵,关键时刻才能拿出来。)

(作者的话3:山西郡兵这次也发挥了作用,整个雁门关之战,现在已经出现5个战场了:

1、小商坡那边,是司马艾率领的北方军第一军与萧敌朝的契丹萧氏铁骑之间的战斗。

2、曲径关,是文清率领的铁一团、猛虎团、飞鹰团、梁山好汉和哲别丝、萧道成率领的契丹萧氏铁骑之间的战斗

3、契丹东部草原,是东王率领的东北军与契丹留守的耶律氏独立师之间的战斗。

4、曲径关以南,是山西郡兵和契丹留守巴彦淖尔哨骑之间的战斗。

5、雁门三关,是皇帝傅君峰和契丹大汗耶律德方的博弈。)

大炳峄所著---《铁血柔情之大汉帝国》又名《天地十三珠演义》,全书共380万字,365章,章章精彩。

衷心感谢发布网站的大力支持!!!

##################################################

上章 目录 下章
本站推荐
我真不是魔神诸天新时代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食物链顶端的猛兽宇宙级宠爱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当铺特种兵之战狼崛起都市国术女神剑仙三千万
相关推荐
三国之大汉崛起开局签到万年道心,女帝求我出山文明轮回大明风华之我是朱瞻基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大汉光武大汉苍颜大汉双雄之破奴传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三国:冠军侯复活,打造万世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