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返回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

第71章 除夕夜宴莺莺做佛跳墙,赵云舞剑
上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章

东北奉天城,东王府,东王客厅。

“天德回来了---”东北的冬天特别冷,东王在客厅内正围着火炉烤火,见徐天德进来,微笑打招呼。

“见过东王!”徐天德躬身见礼。

“来,一起暖和暖和---”东王拉过来一把椅子,示意徐天德坐下。

“谢东王!”徐天德抖了抖身上的雪花,欠身坐下。

“马球赛的情况,具体再给本王说说---”东王沉声问道。他之前,已然通过孔家的飞鸽传书,得到大致的消息。

“这次马球赛,临时增加了南‘朝’鲜队,结果引发了一场豪赌---”徐天德将马球赛的经过,简单介绍了一下,当然,他并不知道是契丹等国参与了背后的豪赌。

“这件事,恐怕有契丹在后面作梗!”东王听罢面色有些凝重,孔家传过来的消息,内容不多,却点到了这一问题。

“难怪突然冒出来这么多银子!”徐天德大吃一惊,不过想想也是,只有契丹等国出手,才能短时间内集中如此之多的银子!

“如此看来,契丹势必不肯善罢甘休,明年必会大举进攻我大汉边境!”东王颇为肯定道:“你等知会大清关、青云关、白城、黑城各关隘,务必加强警戒,其他各师,今冬明春的训练务必不能松懈!”

“诺!”徐天德恭敬应道,又继续介绍:“马球赛当天晚上,玉梅在秦淮河滑冰,还遭到了不明身份的4名白衣杀手袭击!”

“真的?!”东王虎躯震动,这个信息他还不知道。

“不错!”徐天德将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

“长街刺杀,秦淮河刺杀---”东王喃喃自语,看来文清在洛阳,也是四面皆敌,危机重重啊!“得找机会,让文清回来啊!”

“文清公子说,他1-2年内就回来---”徐天德想起文清托付的话。

“嗯!早点回来好!”东王默默点点头,东北是自己的地盘,安全上自然比在洛阳有保证。

“喔,对了!这是玉梅让我带回来的银票---”徐天德说罢,从怀中掏出10万两银票,递给东王。

“她哪来这么多银票?”东王接过来,微微一扫,就知道数额不小,诧异问道。

“这次马球赛赢的!”徐天德微微笑道:“听说她带着朱家、孔家、独孤家和唐家,这次可赢了一大笔银子!除了给您的这10万两银子外,还让我给雪琴公主带回来20万两银票!”说着,把怀中另外20万两银票也拿了出来。

“这个玉梅可以啊!”东王由衷赞道,该出手时就出手,端得是男儿本色啊!看来自己这个儿媳妇是挑对了,将来对文清的助力必定是巨大的!

“您看,这20万两银子---”徐天德冲自己手中的银票努努嘴,他跟着东王也有年头了,那还不知道东王的心思?

“这个嘛,还是本王亲自送去,呵呵---”东王当仁不让接过银票,呵呵笑道。

“那就有劳东王了---”徐天德心领神会,也不点破,“没什么事,我就告退了---”说罢,起身就要走。

“别急---”东王抬手阻止,“晚上好好吃顿饭再走,咱们老哥几个,也好久没聚了,今年过年,本王准备在丹东城过,今日,就当是提前跟你们过年!”

“好啊!”徐天德感激点头。

“金玉、金香---”东王冲里屋唤道。

“父王,有事?”金玉公主和金香公主行了出来。

“金玉,你安排府内准备个晚宴,晚上咱们庆祝一下新年,金香,你去通知你刘成温伯伯、刘成琦、孔云亮叔叔,带家人一起参加!”东王一一吩咐道。

“父王,咱们不等除夕了?”金香公主好奇问道。

“今年过年,父王带你们两个去丹东城过!”东王慈爱笑道:“那里的女真族过年别有特色,你们还没见识过呢!”

“去丹东城?好啊!”金香公主兴奋道,天天呆在奉天城,也确实有些腻了。

“女儿这就下去安排---”边上的金玉公主却一下子明白了父王的心思,父王这哪是带着她俩去啊,这分明是想去见一个人嘛---

晚上,东王和徐天德、刘成温、刘成琦、孔云亮等人,好好热闹了一番,第二天,带着金玉公主、金莲公主、刘成琦、孔云亮,在一支1000精骑的护送下,前往丹东城而来。

##########

丹东城。雪琴公主房间。

雪琴公主正和双儿在房间内,有说有笑准备着小孩子的衣物。

“双儿,你这都有了,我那媳妇,还不知何时能给我生个孙子呢---”雪琴公主感慨道。

“少主说不定想多玩几年呢---”双儿摸着稍微有些凸起的肚子,嘻嘻笑道。

“是啊!这个淘气包,哪知道为娘的心思?!”雪琴公主叹口气。

“少主表面上嘻嘻哈哈,但做大事可毫不含糊!”双儿赶紧帮文清说好话,“在咱们女真部落3个月,哪个儿郎不服气?在东北军中半年,听说东北军上下都敬佩!去洛阳这半年,收服瓦岗,金殿答题,校军场武夺武状元,赵家庄园文压品诗会,听说洛阳的小姑娘,争着抢着要嫁给少主呢!”

“你呀,就替他说好话!”雪琴公主微嗔道:“他啊,现在是娶了媳妇忘了娘,都大半年了,就成亲时让多睿铎稍回个话---”

“少主可不是那样的人!”双儿赶紧为文清开脱道。

正说着,外面人扬马嘶,金弼术的大嗓门传来:“哎呀,东王,这大雪天的,什么风把给你吹来了?”

“安达,我今年准备在丹东过年,成吗?”东王爽朗笑道,屋内的雪琴公主面色就是一变。

“好啊!欢迎还来不及呢!”金弼术兴奋叫道:“走,金玉,金香,外面冷,进去说话---”

“公主,东王来了,咱们要不要出去见个礼?”双儿抬眼望望外面,低声请示道。

“不必---”雪琴公主微微摇头。

这时,脚步声由远而近,在屋外停住,接着“咚咚咚---”有人轻轻敲门。

“谁啊?”雪琴公主扬声问道。

“公主,是我---”东王略带磁性的声音传来。

双儿冲雪琴公主一吐舌头,看来不见面都不成了,人家亲自找来了,直接堵门口了!

“去开门吧---”雪琴公主无奈,冲双儿努努嘴。

双儿赶紧过去开门,就见东王一身风雪站在外面:“东王,你们聊,双儿告退---”说罢赶紧闪了---

“谢谢双儿---”东王感激笑笑,抬腿进屋。

“我们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过年也没啥意思,东王千金之躯怎么来了?”雪琴公主冷冷问道。

“我这次来,一是为了过年,二是帮洛阳那边稍了点东西过来---”东王尴尬笑笑,从怀中掏出那20万两银票。

“这是文清捎来的银票?”雪琴公主微微一怔,这儿子,成亲后已然让多睿铎带回来30万两银票,如此短的时间,哪来这么多银子?

“不是文清捎来的,是玉梅捎来孝敬婆婆的!”东王把银票塞到雪琴公主手中,感觉玉手暖乎乎的,身上一阵暖流传来。

“你啊---”雪琴公主玉手感受到东王的大手凉冰冰的,明显是一路冒雪赶路冻着了,心中的坚冰开始融化,把手边一个暖袋递给他,“赶紧暖暖吧---”

“谢谢公主---”东王受宠若惊,把那暖袋捧在手上,跟捧着个宝贝似的,上面传来阵阵幽香。

“你可别多想!”雪琴公主脸一红,用手屡屡头发,“这玉梅可比那淘气包懂事,不过,她哪来如此多的银子?”

“是马球赛赢的---”东王把马球赛的经过,和雪琴公主大致介绍了一下,当然,怕她担心,秦淮河刺杀之事,就没有跟她提,就是文清在长街遭到刺杀,周围得到消息之人也没有跟雪琴公主说过。

“原来是这样---”雪琴公主听罢,虽未见面,却对自己这个儿媳妇是由衷满意。

“公主,那事,你看---”东王小心翼翼试探道。

“等那淘气包回来再说吧---”雪琴公主眉头一皱摇摇头。

“唉---”东王面色一暗,心里凉了半截---

“有那般着急吗?”雪琴公主抬眼问道。

“你是不着急---”东王苦笑一声。

“文清还在洛阳,你总得替他想想吧---”雪琴公主微嗔道。

“明白,明白!”东王嘿嘿一笑,借机伸出右手,握住雪琴公主的玉手。

“让人见了笑话---”雪琴公主赶紧收回玉手。

“小妹,安达,吃完饭了---”外面,金弼术的大嗓门传来。

“来啦---”雪琴公主应了声,向外行去。

“公主,这暖袋---”东王有些腼腆道,手中的暖袋纂得紧紧的,没有要撒手的意思。

“送你吧---”雪琴公主面无表情说道。

“谢谢公主!”东王乐呵呵跟着出了门。

客厅中,金弼术和金玉、金香、刘成琦、孔云亮、多睿铎等人已经就坐,见雪琴公主和东王一前一后进来,7-8双眼睛,都直勾勾看向东王手中的暖手袋---

“这---”东王老脸一红,赶紧把暖手袋藏入怀中,尴尬笑道:“这丹东过年,就是热闹啊---”

“赶紧坐下,该上菜了---”金弼术见小妹脸都红了,赶紧嘿嘿笑道。

边上金玉公主早就看出端倪,就连金香公主也明白了个“八”九不离十,难怪老爹经常没事找事往女真部落跑啊---

满满一大桌东北菜端上来,众人吃了几口,气氛稍微有些尴尬,金玉公主到底是懂事的大女儿,端起一杯酒,站起娇躯:“小姑姑,这杯酒,金玉敬您---”

“金玉真漂亮---”雪琴公主微笑赞了句,和金玉公主喝了一杯。

“小姑姑,金香也敬您---”金香公主赶紧也站起来。

“好好好,都是懂事的孩子---”雪琴公主又喝了一杯。

“本来就懂事嘛---”东王总算恢复过来,冲金玉公主暗挑大指。

“安达,你别光吃啊!”金弼术冲东王直使眼色。

“那个,公主,我敬你---”东王傻呵呵端起酒杯---

##########

除夕前一天,皇帝发下请帖,除夕夜,皇帝准备在皇宫太和殿南面的保和殿,大宴群臣,朝中重臣都受到了邀请,连新科文举三甲和武举三甲、玉梅也受到了邀请。

魏直成和秦叔宝作为文举和武举三甲之一,因为已然回老家,肯定没法参加了。

“妾身也不去了---”玉梅拿着请帖,跟文清说道,她已经嫁作人妇,也不便再抛头露面,上次赵家庄园品诗会倒是去了一趟,结果还被文清给搅了。

“除夕夜宴,没有大老婆参加,恐怕要逊色不老少啊---”文清感慨道:“不知有多少人暗地里骂我呢!”

“哼!知道就好!”玉梅轻笑道。

“那这样,老七和赵云陪我参加夜宴,你也别在桃园呆着了,带着霞儿、兰儿和几个朱府来的家人回朱府过年吧,等参加完夜宴,我们也去朱府---”文清嘻嘻建议道。

“也好---”玉梅微微点点头。

“石秀、燕青,你们带着之前孔府来的家人,回孔府过年吧---”文清又对石秀和燕青吩咐道。

“好的,公子!”石秀、燕青躬身应道。

“那,俺也不参加夜宴了---”张飞看看小夏。

“皇上发的请帖,不去不好---”小夏轻轻摇摇头,“我明晚正好有安排了!”

“啊~~~”张飞眼珠子差点掉出来:“约谁了?”

“哎呀,是个女的!”小夏嗔怒道,对张飞的表现很满意,心里甜丝丝的---

“吓俺一跳!”张飞擦擦额头上的冷汗。文清和玉梅看在眼里,都心中暗笑。

“老常,你跟我去孔府过年吧!”孔孟尝正好也在,见常羽春有点形单影只,遂建议道:“我们孔府人多热闹。”

“行啊!”常羽春有家不能回,爽快答应,就被孔孟尝拉到孔府过年去了。

这样,除夕晚上,文清和张飞要去参加皇宫夜宴,多睿衮和赵云自是以禁军身份陪文清进宫,一营正好又负责保和殿到太和殿两座大殿的保卫。

侯君集等12位兄弟,只有侯君集、张公瑾、白显道、尉迟南,尉迟北在府内看家。

小夏因为孔莺莺晚上有事,张飞又要参加皇宫夜宴,就跑到南王府,找阿丽一起过年去了。

别看阿丽和小夏,一个是安乐公主的丫鬟,一个是孔莺莺的丫鬟,而这两个公主、小姐平常日子似乎也不怎么互相走动,但孔莺莺带着小夏,经常到朱贵妃那里为朱贵妃做菜,一来二去,小夏和随安乐公主去看朱贵妃的阿丽,就认识了---

最近,阿丽一个人在南王府也没啥意思,偶尔还要替远在西蜀的阿诗,给在桃园的燕青传递纸条,每次,都是托小夏转给燕青,所以,跟小夏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

另外,阿丽可是安乐公主的贴身丫鬟,她和阿诗,一个机灵,一个聪慧,和安乐公主名义上是主仆,实际上情同姐妹。

那阿师,小时候被人卖到“风”月场所,后来被南王赎出来,就成了安乐公主的贴身丫鬟,自从认识了燕青,心思就跑到桃园去了。

这也难怪那阿师会喜欢燕青,那燕青,虽说在桃园做护卫,但只有19岁,长的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资禀聪明,仪表天然磊落。才艺出众,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益州古调,能唱出绕梁声,比之文清的嗓子唱歌好听多了,人称---“浪子燕青”!

阿丽知道自己这公主,不嫁人则已,只要嫁人,那驸马必是文清公子无疑,自己早晚要进桃园,又被安乐公主留下来打探消息,那还不上赶子往桃园钻?况且阿师已然先行一步,把自己托付给燕青了,一只脚已经踏进桃园了!

这样,到了除夕之夜,桃园里除了侯君集5兄弟外,基本上就没人了---

##########

傍晚,文清、张飞、多睿衮、赵云一行到了皇宫,门口的禁军两名侍卫却将张飞拦下,其中一个侍卫瞅瞅张飞手中的丈八蛇矛,为难道:“张将军,今日有严令,不让带马和兵器进入。”

这两个侍卫文清认识,是三营刘志哙的手下,名叫---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是亲哥两,说话的,正是童威。

“为何不可?!”张飞圆眼一瞪,大怒道:“文清都可以,难道是瞧不起俺左羽林之人?”自从经历了长街血战和秦淮河刺杀,张飞走到哪里,都带着他那支丈八蛇矛,因为他发现,上两次佩剑在自己手中,使起来轻飘飘的,战力根本就发挥不出来,他还是使丈八蛇矛顺手!

“实不相瞒,这是彭将军的命令,怕参加夜宴之人酒后闹事!文清校尉和多睿衮、赵云都是我们禁军之人,武器可以带进去,但马儿也是不能带进去的---”那童猛解释道,语气中恭敬但不容讨价还价。

“不行!俺这丈八蛇矛是俺的命“根”子,若是不让带进去,今日俺就不去了---”张飞转身就要走。

命令是彭梁越下的,官大一级压死人啊,文清也挺为难,正想找个理由说情,就见一身白衣的太平公主,一脸严肃从后面行过来,今日她虽负责皇宫保卫,但主要是参加夜宴,所以就没穿甲胄。

“嗯---”太平公主问明情况后,对童威、童猛吩咐道:“张飞将军是武举状元,今日皇帝钦点参加夜宴,可以带丈八蛇矛进宫,但佩剑得留下!”

“行!谢谢公主将军---”文清对公主将军一脸媚笑,暗竖大指。

“哼!”太平公主瞪了他一眼,挎着烈焰刀,径直向宫内走去。

张飞这才气呼呼,拎着丈八蛇矛,和文清、多睿衮、赵云进了皇宫。

皇宫里,太和殿南面的保和殿大殿内,灯火辉煌,夜宴在天没黑就开始了。

“保和”出自《易经》,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也就是神志得专一,保持宇内和谐,才能福寿安乐,天下太平。

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高10丈。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颜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

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六架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

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舒适。

保和殿后阶陛中间设有一块雕刻着云、龙、海水和山崖的御路石,称之为云龙石雕。这是皇宫中最大的一块石雕,长5丈,宽1丈。图案是在山崖、海水和流云之中,有九条口戏宝珠的游龙,其形象动态十足,生机盎然。

殿内歌舞升平,皇帝、刘皇后、朱贵妃、太子、刘光武、朱元晦、司马述、独孤如愿、王介甫、赵廷宜、孔文举等大臣们,把酒言欢,无数宫女、太监端菜倒水,穿梭其中,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

这皇帝就是有大把的银子啊,文清看着这景象叹道,这皇宫夜宴的气派,不参加,是不会感受到皇家的威严和奢华。难怪那么多英雄豪杰,为了做皇帝,不惜杀身灭族。

文清、太平公主和彭梁越、张飞,都被邀请进去喝酒了。只是太平公主尊贵,没和他们一桌。

皇宫外面百姓家的鞭炮,“噼里啪啦---”一直响个不停。

洛阳城天黑后,又下起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整个洛阳城,笼罩在一片白雪皑皑之中---

##########

进了保和殿,喝上了酒,文清这才发现,广庆王子、司马化及、王青栋、赵铭科也都在。而且,就坐在自己边上的那一桌。司马化及7月份去了东南军任职,这两日刚回来过年。

双方不冷不热打了个招呼,虽说太子之前叮嘱过广庆王子等人,不要轻易招惹文清他们,但这几个人都是20郎当岁年轻气盛的年纪,能不当面打起来就不错了,哪有可能把酒言欢?!

另外,前段日子的马球赛,广庆王子输了一大笔银子,而主要的赢家,却是桃园为代表的朱家、孔家、独孤家和唐家,广庆把这帐都算到了文清头上,对其更是恨之入骨!

##########

这时,一道菜上来,用陈旧的酒坛装着的,宫女们将菜上席后,皇帝呵呵笑道:“这道菜特殊,是一位朕今日专门请的名家所做,众位爱卿品尝一下,看是否好吃---”

酒坛煨的菜,难道是用酒做的?众大臣面面相觑,心中暗想。

“什么土包子菜---”广庆王子不但不理睬,反而和司马化及等人,对那陈旧的坛子低声嘲笑一番。

“咦?!”这时,宫女们打开坛盖,那闷足了的香气扑鼻而来,立即香气四溢,令人垂涎吞液,众大臣立刻动筷,入口真是鲜美无比,软糯脆嫩,荤香浓郁,汤浓鲜美,味中有味,当真是回味无穷!

“好吃----”连一向轻狂的广庆王子那桌人,都顿时放下了架子,三下五除二,直吃得坛底朝天,仍不忍放下筷子。

“美味啊---”那王青栋伸着脑袋,吸溜鼻子,流着口水,连称奇哉美哉。

刘光武、朱元晦等几个大臣,也皆说好吃,赞不绝口。

“众位爱卿---”皇帝见大臣们吃的狼狈相,眯眼笑道:“谁能猜猜,这菜是哪位御厨做的啊?”

众人纷纷猜测,连提了几个人名,皇帝皆微笑摇头不语。

文清刚才品尝了一下,也是暗自叫绝,自己从来没吃过,只是,这味道有点熟悉和特别啊!心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难道是孔家小姐所做?”

皇帝虎目扫来,一开始有些意外,接着恍然大悟,呵呵笑道:“正是!没想到文清校尉,还挺有眼光啊---”

“咿?!……”那边,太平公主、还有广庆王子那一桌之人,看向文清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太平公主眼神复杂,心道:那孔莺莺不知给这个小冤家,做了多少回菜了,让他一吃就吃出来了!

广庆王子那一桌人的眼神,则更多是羡慕嫉妒恨,尤其是王青栋和宇文化及:那帝都第三美,和这小子肯定有一腿!没想到,这小子娶走了帝都第一美,居然还占了孔莺莺的便宜,这是什么世道,还有没有天理了!!

文清被太平公主一看,心里就是一激灵,这个后悔:自己没事插什么话啊,这岂不成了众矢之的了?!

低调!以后做人一定要低调,切记---

“不过,这菜嘛,是莺莺最新研制出来的,尚未取名字,众位爱卿,你们能否帮这菜,起个名字?”皇帝接着又笑问。

众大臣七嘴八舌,有说“坛子煨菜”,有说“酒罐菜”,皇帝都微微摇头,认为不贴切。

“赵爱卿、王爱卿,你们是文举新科状元和榜眼,你们说说看---”皇帝看向赵铭科、王青栋,期待问道。

“这---”赵铭科看看王青栋,满脸通红,他刚才吃的太急,味道都没好好品品,躬身羞愧说道:“这酒罐菜味道鲜美,臣实是想不出什么合适的名字。”

“启奏皇上---”见其他大臣也想不出合适的名字,王青栋狠狠瞪了文清一眼,向皇帝进言道:“文清校尉既然猜出是孔家小姐的手艺,能否给起个名字?”

这家伙,是没事找茬啊?!文清心中暗恨,刚才还想着不说话了,但看来有时候做人太低调也没用,人家还是会找上门来---

不过,文清突然想到喇嘛二,如果他在白马寺禅院外,闻了这酒罐菜,估计就顾不得打架了,还不得直接跳墙进来啊,于是嘻嘻笑道:“坛启菜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臣有个建议,不如就叫---佛跳墙吧!”

“好名字!”殿内众人齐声称妙,皇帝细细品味,也频频点头,此菜以\"佛跳墙\"命名,最耐灵味---

“坛启菜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好啊!这个名字贴切,”皇帝喃喃自语,这两句诗品味起来极有意境,文清不愧是文武全才啊,随口一句诗就意境悠远,回头吩咐高公公道,“高公公,那就请莺莺上来吧---”

“遵旨!”高公公躬身应道,转身下去---

##########

不多时,孔莺莺一身绿衣,款款上得殿来,众人眼前一亮,不愧是“俏御医,美御厨”的美名!

那孔莺莺这段时间,调养好身子,当真是容光焕发,娇躯虽有些柔弱,但却楚楚动人。

连殿上有阵子没见到孔莺莺的文清,也是看得痴痴呆呆,这小妮子,端的是美翻了啊……

孔莺莺行走间如弱柳扶风,美目有意无意瞟了坐在那里的文清一眼,到了皇帝桌前,屈身施礼:“莺莺拜见皇上!”

自从玉梅承诺了婚事,孔莺莺的病也好了,除了打理孔家生意外,又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研究出这道美味,她知道自己在那呆子心中的地位不如玉梅,于是想将来到桃园,就先把那呆子的胃给收服了!

“平身---”皇帝和颜悦色微微抬手,又期盼问道:“莺莺能否给大家,再详细介绍介绍这道菜啊---”

“是!皇上---”孔莺莺樱桃小口微启,介绍道:

“这道菜,原料有:鱼翅、鱼唇、鱼肚、鲍鱼、刺参、干贝、鸡、鸭、羊肘、火腿肉、猪蹄筋、花冬菇、冬笋等。

调料有:桂皮、冰糖、绍酒、酱油。

制法上:

首先将众原料分别调制妥后分层次摆入绍兴酒坛中加调料以荷叶封口。

接着坛置木炭旺火上烧沸,再以文火慢煨。

这道菜,具有明目养颜、活血舒筋、滋阴补身、增进食欲的功效---”

这道菜,经孔莺莺的樱桃小口一介绍,殿内众人更是垂涎欲滴,回味无穷,后悔刚才吃得匆忙,有些原料,可惜都没品出来,就下了肚!

“好,好啊!莺莺果然当得起这“美御厨”的称号!”皇帝哈哈大笑,“莺莺,刚才有人为这菜,起了佛跳墙的名字,你看,这佛跳墙的名字,可还贴切?”

“佛跳墙?!”孔莺莺一愣,心中品了品这“佛跳墙”的韵味,微微一笑,点头答道:“回皇上,倒还贴切---”

“你难道不想知道,这佛跳墙的名字,是谁起的?”皇帝捻着胡须,微微笑问。

“这……”孔莺莺进来前,确实不知道谁给起的名字,不过,能起这名字之人,大概也就只有那呆子了,樱桃小嘴一抿:“难道是文清公子?”

“正是!看来,你们倒是惺惺相惜啊,一个猜出是谁做的菜,一个猜出是谁起的名字---”皇帝意味深长笑道,“好了!莺莺,你做菜也累了,就跟太平公主一桌,一起坐下来吃吧---”

“谢皇上---”孔莺莺又羞涩看了一眼文清,这才在太平公主身边坐下。心道:这呆子和自己,难道真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哼---”太平公主凤目看看文清,又看看孔莺莺,心道:这还说你两清清白白,本将军看着都心心相印了!小冤家,你敢跟本将军撒谎!回头还得收拾你---

吓得那边的文清都不敢看过去---

见孔莺莺坐下,太平公主嘴上不禁问道:“莺莺给我这手下,是不是经常做菜啊?”

“嗯!......啊~~~没有,就做了两顿,嗯,三顿---”孔莺莺羞涩低下头,“文清公子在公主手下做事,还请多多照顾---”这孔莺莺自从和玉梅谈过了,早把文清当成自己家的人了,也没往别处想,脱口而出。

“嗯?!”看着孔莺莺害羞的样子,太平公主恶狠狠瞪了文清一眼,心中暗恨:不但给他疗伤,都给他做饭了,都把他当自家人了,看来早把人家姑娘给祸害了!还照顾,本将军恨不得现在就打他20军棍,不,60军棍!方解我心头之恨---

文清就是一缩脖子,赶紧低头喝了口酒,没想到慌乱之下,半杯酒就撒到了身上!

唉!这公主将军的威力就是大啊!不用拔烈焰刀,都能把自己吓成这样……

“文清兄弟,怎么啦……”边上张飞不解道。

“没什么,没什么---”文清赶紧掩饰,“今天下这么大雪,可够冷的哈……”

“不是天冷,是你那公主将军的眼神冷吧?”张飞看看那边的太平公主,低声笑道。

“吃菜,吃菜!”文清恼羞成怒,把身前半盘子菜,都倒到张飞碗里,“撑死你得了!”

##########

此时,就听皇帝在上面又感慨说道:“外面下着雪,若是朱家玉梅在就好了,就可以作诗助兴了!赵、王二位爱卿,你们也出身名门,能否题诗一首,以助雅兴啊?”

“遵旨!”写雪的诗很多,这倒也难不倒赵铭科,他沉思片刻,吟道:

“塞随穷律变,春逐鸟声开。

初风飘带柳,晚雪间花梅。

碧林青旧竹,绿沼翠新苔。

芝田初雁去,绮树巧莺来。”

“好......”很多大臣,都拍手说好。

接着,王青栋也吟出一首诗: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又是一片叫好声,有些人明显带着巴结之意---

看来,这赵铭科和王青栋也还是有些才华,不然太子一系,也无法力保其最后成为文举的状元和榜眼!

“朱家小姐虽不在,但她夫君在啊?何不也来一首?”司马化及斜眼看了一眼文清,向皇帝建议道,他在文采方面没有多少造诣,之前没有参加赵家庄园的品诗会,对外界流传的文清两句名扬天下的诗词颇不以为意,今日正好逮到一个机会,他还就不信了,这文清真的如传说中那般出口成章?!

“是啊,文清兄可是诗词大家啊!”赵铭科和王青栋也一脸真诚附和道,写雪的诗数不胜数,他们不相信文清能说出比他们更好的佳作了,今日让他出一次丑,也算是报了上两次花灯节和品诗会的仇了。

这三个家伙,不就是之前为了孔莺莺打了宇文化及吗?不就是花灯节和品诗会上让赵铭科和王青栋没面子吗?居然总想找机会打击自己!文清心道,略一思忖,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些诗句,嘴上却冲皇帝嘻嘻笑道:“这写雪的诗嘛,有很多,臣倒是听说一首诗,念出来,供皇上和诸位大人鉴赏---”

于是,清了清嗓子,庄重吟道: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好!......”孔文举、朱元晦等人拍案叫绝,身边的刘光武、独孤如愿、王介甫、赵廷宜也是频频点头,文清之前品诗会上的将进酒和水调歌头已经够出名了,没想到在写雪一项,也是语出惊人。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皇帝心中默默念叨,这诗端得有气魄,大气磅礴,竟有藐视天下的气势!

他早就听说过文清之前在品诗会上的两篇佳作,现在不但是洛阳城,而且整个天下都在传颂,确实是脍炙人口。

这文清胸有乾坤,将来若是不能为我大汉帝国效力,必将成为自己身后继任者的最大对手!

连皇帝身旁的太子都暗自称赞,更心生防范之心:自己将来登基,如果这文清不能效忠,恐怕要想办法尽早除去!

孔莺莺心中暗喜:这呆子,关键时刻就是这般英雄,真是爱煞他了!自古美女爱英雄,更爱有才气的英雄,上次文清陪着玉梅去参加赵家庄园品诗会,再次一鸣惊人,不知羡煞了洛阳多少少女,孔莺莺就是其中之一,文清所作的将进酒和水调歌头,她不知看了多少遍,简直爱不释手,倒背如流了。

太平公� �也是心中狂震,看着孔莺莺:这帝都第三美,怕是已然陷进去,不能自拔了---

那自己和他之间算什么?

上下级?“情”人?爱人?“暧”昧?

看来最多只能算“暧”昧的关系了……

##########

“好啊!文清这首诗,比之朕之前听过的任何一首写雪的诗,都有气势!”皇帝心情大好,赞不绝口:“可惜今日安乐公主不在,否则,弹曲一首,不知该有多风雅---”

“不如让人来舞个刀,以助兴?”太子一旁借机建议,目光瞟了一眼文清,满殿上下,就是文清和太平公主带着刀,太平公主自不会下场舞刀,只有让文清来舞了---

况且,大家还想再见识见识那天下第一刀---轩辕刀,自从上次文清在校军场惊鸿一现,很多在场众人,就再也未见过轩辕刀出鞘。

“文清,你可会舞刀?”皇帝看向文清,期许问道。

“臣这一把硬骨头,三脚猫的功夫,哪会舞什么刀啊?”文清嘿嘿一笑,建议道:“要不,让张飞来练练丈八蛇矛吧---”心道:轩辕刀哪能随便拿出来舞的,那宝刀可是有灵性,出鞘必见血,自己却拿来舞刀,轩辕刀该生气了!

“张飞何在?!”见文清婉言相拒,皇帝不便勉强,沉声问道。

“在!”张飞正闷头吃着菜,赶紧起身,瞪了文清一眼:怎么又把俺给扯出来了---

“你现在是我大汉帝国第一猛将,你来舞个长矛,如何啊?”皇帝看着张飞的吃相,微微笑问。

“俺这长矛,乃对阵杀敌用的,舞起来可不好看啊---”张飞摇摇头,苦笑道:

“若论当世猛将,独孤去病俺是没见过,但常羽春在俺心中,绝对是当世第一猛将,马上战神!就是俺的丈八蛇矛,也最多能接上他20回合---

俺兄弟多睿衮,也是勇不可挡---

就连俺那最小的兄弟赵云,别看只有4级初阶的内力修为,也是一员难得的勇将!”

“哦?!这几人朕倒是略有耳闻,不知今日来没来,顺便让朕见上一见---”皇帝饶有兴趣问道。能让这猛张飞如此佩服之人,定是不一般的人物!

“回皇上,常羽春今日有事,多睿衮和赵云倒是都在---”文清赶忙答道。他估计常羽春的战力皇帝还是知道些皮毛,至少最近连挑黄河帮总舵和长乐帮总舵皇帝是不知道的。

“那就宣多睿衮和赵云金殿!”皇帝冲高公公吩咐道。

“遵旨!”高公公赶紧下去,让人叫多睿衮和赵云进保和殿来见皇帝。

多睿衮和赵云就在殿外值守,不一会儿,一个背着龙尾战刀,一个拎着龙胆亮银枪,双双进来,躬身拜见:“臣多睿衮、赵云,参见皇上!”

“平身吧---”皇帝第一次见到多睿衮和赵云,心中暗赞。

他听隐卫悟空,描述过长街血战中多睿衮的表现,这多睿衮一见就是一员勇将,那赵云也听太平公主提过,看着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没想到能与禁军三大勇将之一的杨延兴,30合内不分胜负,居然打了个平手!只是不知道那常羽春是如何神勇无敌,下来找时间倒要见识一下---

遂满意笑着点点头:“你们能为禁军效力,效忠于朕,朕很欣慰!你们二位,谁能舞刀弄枪,以祝祝酒兴啊?”

赵云看看多睿衮,知道多睿衮的刀法,简单霸气,杀人可以,舞起来却不好甚看,遂躬身说道:“臣赵云,愿为皇上舞剑助兴!”

赵云不是不想舞枪,奈何今日这大殿之上,人如此之多,龙胆亮银枪太长,这要舞起来,还不酒菜碗碟满天飞啊……

“也好!把朕的青釭剑,拿来给赵云---”皇帝命令道,身后一个太监模样之人,立刻上来,手捧一柄三尺长剑,恭恭敬敬递给赵云。

“谢皇上!”赵云躬身接过青釭剑,左手握剑鞘,右手握剑柄,“仓啷啷---”长剑出鞘,这把剑,剑长三尺,青色剑套,抽出来寒气逼人,感觉剑锋之上青气缭绕,比之当世4大名剑毫不逊色,端得是一把好剑!

“那,臣就献丑了!”赵云捏了一个剑诀,舞将起来,剑花片片,煞是好看,看得殿内的一众宫女,年轻女眷们,指指点点,两眼直泛光,吃吃娇笑,赵云本来长的就英俊,这一舞剑,不知勾去了多少少女的芳心---

看着赵云的剑舞,文清有感而发,冲皇帝嘿嘿笑道:“臣来击缶,助个兴!”于是筷击佛跳墙的酒罐,击节而歌: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太平公主和孔莺莺,一边看着赵云舞剑,一边听着文清高亢伴唱,心中感慨万千,这文清,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当真是天纵英才。

赵云听到文清伴唱,心中暗喜,舞得更是起劲,两人竟生出默契,剑舞高歌相称,韵律盎然,丝丝入扣,节节相交,仿佛这歌,就是为这青釭剑剑而谱,而青釭剑,就是为这赵云而生!

赵云一套剑法舞下来,殿内众人无不惊叹,看的如痴如狂,过了好一阵子,才有人回过味来,轰然叫好。

“好!赵云剑舞的好,文清这歌,和的也精彩!”皇帝今夜确实是龙颜大悦,抚手赞道。

“谢皇上!”赵云回剑入鞘,就要把青釭剑还给那太监。

“算了!这剑正配得上你,所谓宝剑赠英雄,红粉赠佳人,这青釭剑,朕今日就赐给你了!”皇帝对赵云甚是喜爱,微微摇摇头,说道。

“这......”赵云眼中满是惊喜,自己正缺一把趁手的宝剑,但这是皇帝御剑,自己哪敢接?!

边上刘皇后、朱贵妃、太子,包括刘光武、朱元晦等人,眼中都露出惊愕之情,这皇帝手中,一共两把宝剑,其中这柄青釭剑是皇帝登基之时佩戴的宝剑,没想到就这般轻易把它赐给了赵云,足见对赵云的喜爱和招揽之意!

那边广庆王子、司马化及一桌人,眼中的嫉妒更强了:佛跳墙、吟诗、击节而歌,今日除夕夜宴,就像为这小子而开似的,回头得找机会,做了这小子!!!

不过,经过今日皇宫夜宴,他们是彻底知道文清在诗词方面的造诣了,之前的将进酒和水调歌头自是不必说,今日两首词,回头恐怕也要传唱天下了,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通文人所能企及的高度,今后在诗词方面,还是别自找没趣跟文清叫板了,这家伙就是一个逆天的异类!

“拿着吧!君无戏言嘛---”文清在子龙后面嘿嘿说道,生怕皇帝后悔了,或是赵云再推辞。

“谢皇上!”赵云这才收下青釭剑,躬身再拜:“臣定当尽心尽力,为皇上办事!”

“朕准你以后持这青釭剑,出入宫内---”皇帝含笑补充道,又对文清叮嘱道:“这赵云是个人才,你以后要好好好教导!”

“明白,明白~~~您放心,臣一定把子龙,培养成我大汉帝国的常胜将军!”文清笑嘻嘻答道。赵云是自己的贴心兄弟,皇帝老爷子就是不说,自己当然也会培养好!

“你们就别出去了,就在这大殿之上,用些酒菜吧---”皇帝又亲切对多睿衮和赵云说道。

“谢皇帝老爷子赐酒---”文清赶紧替二人向皇帝道谢。

赵云舞完剑,小脸还有些微红,看向文清,心道:公子今日又是大出风头,这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当真是豪放不羁,快意洒脱!

##################################################

(作者的话1:东王和雪琴公主的事,终于有进展了--)

(作者的话2:前面做了很多铺垫,除夕夜,不光是夜宴这么简单,小心乐极生悲……)

(作者的话3:佛跳墙这道菜,不是随便拿来充数的,有深意,请细细品味……)

(作者的话4:传说中,赵云的武器,就是龙胆枪和青缸剑。

青缸剑是《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宝剑,削铁如泥,靶上有金嵌“青釭(qinggāng)”二字。“曹操有宝剑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并称绝世双剑。倚天剑自佩之,青釭剑令夏侯恩佩之。后于长坂坡被赵云夺走。

童猛--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翻江蜃,星号地退星。童猛是童威的弟弟,早先兄弟两一起在浔阳江上贩卖私盐,与李俊等有交情。随李俊等人归顺梁山后,成为水军头领。梁山大聚义排座次时,排行第69,同阮小七一同驻守梁山西北水寨。后来跟随梁山大军四处征讨,征讨方腊取胜返回时,因不愿做官,在苏州同李俊及哥哥童威一起,从太仓港驾船远渡到暹罗国。)

大炳峄所著---《铁血柔情之大汉帝国》又名《天地十三珠演义》,全书共380万字,365章,章章精彩。

衷心感谢发布网站的大力支持!!!

##################################################

上章 目录 下章
本站推荐
我真不是魔神诸天新时代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食物链顶端的猛兽宇宙级宠爱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当铺特种兵之战狼崛起都市国术女神剑仙三千万
相关推荐
三国之大汉崛起开局签到万年道心,女帝求我出山文明轮回大明风华之我是朱瞻基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大汉光武大汉苍颜大汉双雄之破奴传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三国:冠军侯复活,打造万世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