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返回

偷香窃明

第四十三章 李家老三
上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章

一直到那人的背影在风中远去,周围簇拥着的锦衣卫们也没了踪影,王子晋还是有些不可置信,这事就这么完了?

在他做好了全身防备,摆开阵势要和对方来一场龙争虎斗的时候,对方居然就只是丢下一句话:“得了,不用那么麻烦,你把我放走了,这事就算了结,我保证,再不会有锦衣卫的人来找你的麻烦,别的人我就不管了。”

这是王子晋最期望得到的结果,却这么轻巧地出现,由不得他不疑神疑鬼半天,却又找不出拒绝的理由,毕竟十几个锦衣卫困在云楼,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恶化的可能性是远远大过了好转的可能。所以他别无选择,只有搏这一铺,因为除了胆小怕死之外,他想不出对方会在这个问题上胡乱许诺的理由,而看此人面对刀枪时的泰然自若,怕死绝对不是其秉性之一——注意,此人可是自己从墙上跳到后院来的,当时场中的局势,锦衣卫是处于绝对人数的劣势。

现在唯一的线索,恐怕就是此人临走时丢下的一句话了:“你见过我大哥,他叫我来查你。”喂喂,令大哥是哪一位啊,说清楚点行不行,没事留什么悬念呐?

倒不是王子晋的思维能力太差,要想到只有一面之缘的李如松身上去,那是需要一点运气的,何况他现在最紧张的是王瑞贤会不会还有什么后着没使出来,这脑子里还真没多少李如松能待的地方。

不过,男人在形象思维和记忆方面,有时候还真是不如女人,这秘密最终还是被樊素给揭了出来,她也是曾经在徐渭的屋子外面见过李如松的。其实这事说出来就一钱不值了。“是李如松的弟弟?”

有了一点提示,王子晋也想起了这茬,有心去比较的话,李如桢和李如松确实是比较想象。云楼有自己的情报来源,当然不会像许多小说中所写的那样,开个青楼就成了情报组织,那样的话,中情和克格为何还要舍近求远,干脆都像黑社会和夜总会发展得了。

出于洗白自身的必要性考虑,云楼对于朝廷大员的情报是相当关注的,这也是在徐渭门外一见到李如松,云娘娘就能说出他现在所居官职,甚至是大致的处境的原因。李如桢也是一样,尽管将门世家的儿子们蒙荫入仕经常会给个锦衣卫的百户千户之类,譬如李如柏就是这样,但那都是虚职而已,李如桢则有所不同,他是真正到了京城的镇抚司,从千户做起,不几年就上到了锦衣卫同知这样的高位,考虑到其并不是锦衣卫世家,这升迁速度快得可谓惊人,若不是朝廷中有所物议,李如桢如今恐怕已经成了堂堂的指挥使了。

什么物议?自然是对于辽东李家兵权的忧虑,李成梁独霸辽东几十年,就不用说了,其长子李如松也是宣府总兵,和他老子平起平坐,京城周围的三大重镇李家占了俩,这还不够那些文官们忧虑的吗?那简直就是两把钢刀架在了脖子上啊!如果在京内最有活动能力的锦衣卫再落入李家囊中,这,这是皇帝要用李家的武力来钳制整个文官集团吗?

于是就在去年,万历十九年,御史台战战兢兢地上了几道奏本,语气是很客气的,但是内容是很不客气的,就是说李家父子不能同掌重兵,不但李如桢的升迁要压一压,老李和大李最好是下来一个。当然他们不敢说要两个都下,那就是和杀人全家差不多的大仇了,你当李家在辽东养了那么多家丁死士是吃素的吗?

于是李成梁就顺理成章地告老,卸任了辽东总兵。这对于李家是最好的选择,辽东不管谁当总兵,下面那些能打善战的兵将多半还是李家的家丁出身,李平胡、李宁、孙守廉、康得倚等人都是如此,现今也都是游击以上的实权武将,想要指挥动他们,不得老李点头,谁能办到?接任辽东总兵的宿将马林也没辙。

知道了李如桢的身份,解开了王子晋的一重疑惑,却又平添了一重。李如松要查自己,是情有可原,他在徐渭的门外见到了自己,徐渭还把狗送给了自己,而他们这几个人的搭配又有些尴尬,李如松起意调查一下理所当然,用锦衣卫也是顺手。

可是李如桢本应是在京城镇抚司当差的,会亲自跑到苏州来已经是意外,居然还用这种方式上门?这就好比是纪委的官员出来查案,不但不找当地的党委,甚至连本地纪委都不招呼一声,直接上门带人,然后在被人灰头土脸地拒绝了之后,就开开心心地回去了,一个屁都不放。

如果是现代的纪委这样办事,上到中纪委下到县纪委全系统所有人都会被人耻笑得抬不起头来,以后两年出去办事都不要想直起腰来。李如桢脑子有问题了吗?

这个可能……不能说没有,但真的很小。王子晋能想到的另一个可能,就是李如松事先是有过交待的,在对待自己的态度上,还有调查方式、方向和内容上。可是李如松有什么理由,对他另眼相看?就因为他搞定了徐渭的门下走狗一条?

对了,话说好久没在意那条郑板桥了,跑哪撒尿画画去了?

王子晋思维开始走岔道的时候,就意味着他没那么紧张了。事实明摆着,姑且不论李如桢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起码从结果来说并不算坏,因为如果李如桢真的要找他麻烦的话,大把的手段,根本不用自己跳到坑里弄得这么狼狈。从其表现看来,更确切的说法是,李如桢似乎有意用某种很特别的场面来考验一下自己某方面的能力,至于他有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王子晋耸耸肩,决定彻底放弃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资讯不足,干脆放弃得好。

云楼闹出这么大的事,外界当然不会一点风声都没听到,第二天苏州道上该知道的人就全知道了,云楼一天那么多客人,每个人一张嘴,根据社交网络的理论,这个世界真的很小,人的口耳相传就是最先进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

这个消息传到王瑞贤的耳中,令他简直是欣喜若狂,拍案而起,立即叫人去本地的府衙和锦衣卫的驻地打探消息。府衙还罢了,虽然苏州本地势力极其强大,每任知府上任时如果不来他们这些当地世家拜拜码头,这官就坐不安生,但大家读书人是一家,这体面还是要的,总算是年节动问,做得周到。

锦衣卫则完全是悲摧,一年到头处于身在闹市无人问津的地步,相反谁进出过锦衣卫的大门,锦衣卫办了什么事,这类的信息当地起码有二三十家势力会在当天就收到,根本就是动弹不得的状态。李如桢他们来到苏州,虽然做得隐秘,却也没有瞒过有心人的眼睛,太仓王家自然是有心人之一,因此王瑞贤有足够理由期待这位将门虎子,圣眷正隆的锦衣卫大佬,会和王子晋激起绚烂的火花。

然而后续的发展令王瑞贤极度失望,苏州锦衣卫们对京城镇抚司大佬及其部下们迎来送往,虽然不那么隆重,很是低调,但是以苏州锦衣卫筛子一样的处境,第一时间就闹得所有人都知道了。当得知李如桢披着云楼送的棉袍,相当狼狈地回到锦衣卫,仅仅住了一晚就随即全师北上,连一个留下来给本地府衙报信的人都没有时,王瑞贤目瞪口呆,震骇的心情甚至超过了失望和气恼:“这厮竟有这样的本事?”

他倒是没有去质疑锦衣卫是吃素的,就算苏州本地的锦衣卫是吃素的,过江龙的李如桢显然不会。令他担心的是,这件事李如桢就这么算了,很可能背后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交易和隐情存在,如果这意味着王子晋居然和锦衣卫的李如桢,甚至辽东李家攀上了关系,那可就糟糕透顶,尽管远在辽东,尽管太仓王家是江南文坛首望,但大明第一将门世家对于他们来说依旧很沉重。

不是本乡本土的暴力机构,更加令人忌惮,生活在旧时代的人对此格外有体会,云楼之所以让王瑞贤无从下手,有一小半原因也是在于此。

王瑞贤是个自负智计的人。在文人当中,这种毛病大约是感染率最高的病毒之一,盖因文无第一,都是在肚子里做文章的主,大家都不说出来,当然就嘴上相互夸奖,肚里暗自贬低,王瑞贤背着个文坛首望的祖父,平日里被人奉承惯了,实际的事都没干过几件,这毛病就更加严重。就连王子晋和他交往的时候,也看出了这一点,造成了即便双方走到如今这种立场上,王瑞贤还是没怎么把王子晋当成真正的对手。

这样的人遇到难事,就是多谋而难断,想来想去都是办法,却又都不是办法。就在王瑞贤纠结的时候,府中又来了客人,却是另一个姓王的同乡,说起来身份显赫不下于他,乃是正在丁忧的阁老王锡爵的孙子,王时敏。(未完待续)

上章 目录 下章
本站推荐
诸天新时代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链顶端的猛兽都市国术女神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剑仙三千万宇宙级宠爱我有一座天地当铺特种兵之战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关推荐
超弦空间我能分解万物我,神话鲲鹏,转世成女帝伴生兽签到诸天从四合院开始四合院的闲鱼生活末世重生之庄浅洪荒第一鸦封神之太虚证道我和大明星们神秘复苏:开局成为王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