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返回

偷香窃明

第四章 北京印象
上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章

对于北京城,王子晋当然是很熟悉了,虽然不是北京人,但在国内生意做到一定程度,这北京就是必去的地方之一,哪怕你不去那里拓展业务,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机会推着你到北京去。在王子晋跨越时空之前的几年,他每年待在北京的时间都会有两个月左右,大街小巷跑得着实不少。

不过,缺少了后世的种种地标建筑物,还有那独具特色的圆环套圆环道路体系,王子晋很快就发现,要找回自己对于北京城的印象,着实有些难了。尽管满清对于明代北京城并没有多大的变动,只是在兵灾之后整修了一下,可是新中国几十年的变化就太大了,连好多台湾回来的老人都找不着北,就别说王子晋面对的是四百多年前的北京了。

入城不久,王子晋就放弃了这种类似于“寻根”的打算,转而专心观察起明朝的北京城来。在当时人的笔记记述中,对于北京城的繁华是极尽夸耀,尤其是到了嘉靖、万历年间,京城的商业越发发达,外地客商蜂拥而至,在这天子脚下大做生意。此种繁荣,无疑是和隆庆时朝廷和北边的俺答部落签订了和议密切相关,俺答被封为顺义王之后,大明的北地边患基本上就算消停了,安全稳定的环境必然带来经济的繁荣。——在此之前,北京城可一直都算不上什么太平地界,蒙古人直到嘉靖初期还能打到城下耀武扬威呢。

先前,王子晋也曾翻阅过当时文人对于北京的种种描述,不得不说文字的魅力是巨大的,文人的笔法是春秋的,笔下呈现的北京城简直犹如天上宫阙一样令人神往。

只可惜闻名不如见面,进城走了才一里路,王子晋就大为失望。外城的确是相当繁华,来往人们的口音也是天南海北哪都有,外国人也并不罕见,各种各样的集市更是热闹非常。但是很明显可以看出,这些集市都是带着很大的随意性和自发性质,并没有人加以引导和管理,除了身兼税务、工商、城管、警察、卫生等多种职能为一身的衙役们在其间偶尔露头之外,这些集市简直连好一点的菜市场都比不上。

王子晋摇了摇头,实在没有话好说,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朝廷的职能没有转变,谁都不会想到在这方面下功夫,那不是吃力不讨好么?实在这也不关他的事,王子晋只不过是本能地从本身专业来审视一番而已,纯属看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能说大明朝的官府就比四百年后落伍了多少,这种官僚作风一脉相承,估计再过一千年也好不到哪里去。

云楼的落脚点是在内城之中,离东华门的城隍庙有二里多远,一座三进的庭院,虽然门第并不如何高大,却也很是排场了,就这一座宅子,到了几百年后都是十亿往上啊!王子晋一面看着一面啧啧赞叹,檀香好容易找到个机会凑到他身边,撅着嘴道:“公子,人家的东西再好,也是人家的,咱们以后还是要回苏州的吧?”

这段日子以来,檀香一直跟着王子晋,身为丫鬟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可也不妨碍人家竖着耳朵听,斜着眼睛看啊?这么察言观色,再加上对王子晋的了解,檀香这心里可就有些打鼓了,公子这不是要下定决心当一辈子的大茶壶了吧?

要说檀香的忠心,那是没话说的,能让王子晋回心转意把她再收回到身边,不得不说是她的诚意感动。但是女儿家毕竟是女儿家,就算她不在乎王子晋干不干这个大茶壶的差事,但女儿家要在青楼中厮混,终究不像话,这心里总是有疙瘩,要纠结纠结的,如今她才十二岁,还小,眼下是不妨,不过若是王子晋当真要做一辈子的大茶壶,檀香就得好好考虑一下,往后这日子要怎么过了。

她不提苏州还好,提了苏州王子晋就是一肚子的火,哼了一声,道:“那也得看了,北京城我要是混不好的话,那苏州也不用回去了。”

檀香立刻放心了,原来公子的雄心壮志还没有消沉,只是转战北京而已啊!那就好了,公子这不是说了么,北京城混不好,苏州就不回去了,既然都不回去了,这青楼也就不用混了吧;若是混得好了,苏州当然是要回去的,富贵还乡衣锦夜行么,可是既然都混得好了,这青楼自然也不用再混了!

总而言之,以后都不用再操心这大茶壶的事了,檀香顿时放下了心中最大的一块石头,笑嘻嘻地道:“公子惊才绝艳,到哪里干什么,都是能出头的,京城又算得了什么?”

他俩在这说话,那条徐渭托付的老狗郑板桥也跟着凑趣,汪汪叫了两声,尾巴摇得那叫一个欢,明显是对此表示赞同。

几十个人要安顿下来,内中又有不少女眷,这座宅子里闹得不行,忙了一整天也只是勉强分派好了而已,箱笼物件什么的都暂且堆放着,慢慢打开也罢,反正这次来京城,多了不说,几个月是要住的。按照王子晋的记忆,大明朝在开始得到日本入侵的消息时,并没有马上决定出兵,而是到了将近年底的时候,才大兵跨过鸭绿江。这么看来,在京城里还真有得忙活。

相比起生活琐事来,众人还是对于要办的大事更加上心一些,屁股还没放下,几个核心人物就都被陈大娘叫到后院中议事,除了陈大娘和王子晋自己之外,京城这边的掌事也有份出席,另一个人就让王子晋很是惊讶了一下,居然是小蛮而不是樊素。

四人坐定,先是陌生人引见,那京城的掌事年约五十,面团团的员外作派,一点都看不出来他当年的狠劲。其实他跟跛爷是一辈,都是当年打过吕宋的老弟兄,后来到了京城坐镇,名叫钱厚。王子晋和跛爷甚是亲厚,因此对这位钱厚也是格外恭敬,而钱厚大约也从跛爷那里得了关照,对王子晋着实客气了一番。

寒暄已毕,钱厚便就京城近来诸事简述一遍。原来最近京城里闹的最凶的,不是朝鲜的事,而是宁夏副总兵哱拜要造反的事。按照钱厚的话说,宁夏是九边重镇,哱拜又是高级武官,麾下三千兵马精锐之极,前年刚刚立过战功来,因此他有不稳迹象的消息一传出,登时耸动京城。这也是大国心态的一种必然逻辑,都是关注国内事宜胜过了国外,不信你看看美国的报纸就知道了。

朝鲜的战事就吃了这个亏,反正又不是来打大明的,天塌下来有朝鲜人顶着,大明人操那个心干嘛?何况就算朝鲜都完蛋了,辽东还有李成梁呢,这位刚刚卸任的老总兵,留下了八千精锐辽兵,十几年来一直所向披靡,威震辽东,日本人是断然打不进来的。

街头巷尾尽是这样乐观的议论,也就难怪高层的态度了。根据钱厚的了解,目前兵部尚书那边,还是以宁夏战事的准备为主,看样子哱拜马上就要举事,朝廷暂时是顾不上朝鲜和日本的了。

事实上,哱拜这种人是没什么政治诉求的,他不过是觉得大明朝外强中干,想要自行其是罢了,要说举起反旗自立政权之类的,哱拜还真没这器量。在这点上,后来的努尔哈赤就比他厉害多了,积累了几十年的实力才起兵,还弄个七大恨告天。虽然那个七大恨的文本是很烂,理由也很牵强,可是人家政治上就比较成熟了。

哱拜倒霉就倒霉在,他在宁夏,一出事周围几个边镇立时大兵云集,对他形成四面围攻之势,连草原上的外援都被李如松给打退了。辽镇就不同,几乎是四面受敌,战略上先天不足,边将又不能去搞外交来改变自己的态势,只能处于战略守势。

话题扯回,这会宁夏那边的事,已经不是哱拜起不起兵的问题,人家压根也没准备正儿八经地起兵造反什么的,倒是朝廷这边磨刀霍霍,正在为了如何重新树立大明朝在边镇的威信而准备动手。

一圈形势报告下来,大家就都有点发傻,陈大娘为之愁眉不展:“既是朝廷都不拿日本当一回事,咱们想立功也不会被重视吧?这可怎生是好?钱叔,几位阁老,还有都察院的御史们,都是什么腔调?”

奇怪吧?这事内阁操心也就罢了,御史们上什么劲?一点都不奇怪,真正了解明朝政治生态的人才会这么问。因为明朝没有清朝的军机处,一旦国家有什么大事,正经体制上能管着的人并不多,像兵部这种基本上只有建议权,以及执行权力而已。

战略谁来管?御史和给事中最有发言权,因为御史言者无罪啊,而且理论上,只要是大明朝的事,就没有御史们不能插一手的,而且可以乱插手,插完手了还不用负责任。因此眼下朝廷上热闹非凡,御史言官的奏折是一天数上,吵得口沫横飞,个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真要看这些的话,任是个明白人的脑子也要被吵昏了。

大家听了,更是沮丧,哪知王子晋冷不防笑道:“这不是正好么?朝廷越是顾不上朝鲜战事,那才有咱们立功的机会呐!”(未完待续)

上章 目录 下章
本站推荐
诸天新时代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链顶端的猛兽都市国术女神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剑仙三千万宇宙级宠爱我有一座天地当铺特种兵之战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关推荐
超弦空间我能分解万物我,神话鲲鹏,转世成女帝伴生兽签到诸天从四合院开始四合院的闲鱼生活末世重生之庄浅洪荒第一鸦封神之太虚证道我和大明星们神秘复苏:开局成为王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