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返回

偷香窃明

第三十五章 尚书拉拢
上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章

其时刚过二月,正是春寒料峭时。哱拜要造反的消息,从去年开始就在明朝官场上下流传,宁夏镇的官兵都已经动员起来,可是哱拜到底还没有真正竖起反旗;而日本,一年多以前就开始有传言要入侵大明,随着这一年多以来,日本各处打造战船,征收粮秣,积聚火药,集结兵力等等行动,大明朝并非一无所知,也从很多渠道收集到了情报,东南一些经历过嘉靖倭乱的城市,甚至已经开始进入戒备状态了。可是日本现在毕竟还没有打过对马海峡啊!

石星为什么这么急?

他着急的是,这首辅的位子眼看就要换人了,我都当了三个部门的尚书了,却到现在都没有入阁!眼看这是一次好机会,内阁首辅若是换人,就能再推荐新人入阁,我只要出了政绩,入阁还不是顺理成章的事?

他无非是和之前的首辅关系不好罢了,因此虽然得到万历皇帝的信任,可是这内阁的成员主要是要阁员推荐,皇帝也不好钦口独断。所以这两边战事将起,石星一面是惶恐,一面却也有些兴奋,恰好是他在兵部这个口子上,正是得功劳的时候啊!

要抢功,就得争先手,更要站对队伍。先手从哪里来?出兵是很慢的,功劳得等到打完仗了才结算,朝鲜这一仗……再自大的人都知道,总不可能是一年内能完结的吧!而且真正出兵需要皇帝点头,那不算是他的功劳;可是派个使者就很快了,如果这使者单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让日本在朝鲜多停留个半年什么的,那这功劳可就大发了!反正不成功他也没什么损失,怕什么,日本人就算识破了,砍得也不是他石星的脑袋。

至于站对队伍,就是说,你抢来的功劳,上面得认。谁是上面?他的上面,除了皇帝,就是内阁,而现在皇帝和群臣正在因为立储的问题大闹别扭,好几年都不上朝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内阁的认可比皇帝更加要紧。

原本石星是没什么信心得到内阁认可的,因为他在内阁没有可靠的援手,否则也不会到现在一直做尚书转来转去了,起码能混个排名第四第五的阁员来当当。可是现在不同,有个貌似和王锡爵有关系的书生,自告奋勇地送到了他的手上!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青云路?

如果这书生和王锡爵没有关系呢?石星一点都不怕!万一功劳抢不成,就算这书生是王锡爵的亲侄子,也可以说他是无关人士,因为你又没明说,王锡爵也没给我写信,谁知道你是不是?想要保他的话,你王锡爵自己来么;

如果抢到功劳了,更简单,这功劳也会有王锡爵的份罢?岂不是能帮助王锡爵在首辅这个烫屁股的位子上坐得更加稳当一些?这样送上门来的好事,王锡爵会推辞才怪,这个王子晋书生哪怕和王锡爵半点关系没有,到时候也会自动成为娄江王氏的一员,不是也得是!

所以,石星怕什么?他一点都不怕!

最后,单从个人能力上来说,王子晋的出现,扫除了他心中最后一点顾虑。沈惟敬也懂倭语,胆子大心眼活,这都是混混的长处,可是他的短处更加明显,以他的知识底蕴,在两国交往这样的舞台上,根本压不住。

外交无小事这句话,是后世周总理说的,石星当然不可能知道。但是这个道理他明白,尤其对于大明朝来说,任何对外交涉事项都会被那些言官放到放大镜下来看,像沈惟敬这种人,哪怕最后办成了,也会被人挑出千百个篓子来,最后说不定还连累到自己。最最要紧的是,沈惟敬除了自己的支持之外,没有任何人再会罩着他。

王子晋不一样。就从他刚才所说的话来看,此人的头脑极为清醒,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哪些地方是不能碰的,这就保证了他会少犯错。最后一点,就是他还有可能拉上王锡爵一起。

王子晋或许和王锡爵没有关系?石星很清楚,绝对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可是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他更加明白,大部分官场上的关系,其实都是后天的,是靠经营手段拉来的。王子晋说到底,和王锡爵是同乡又是同姓,这已经足够他去拉关系了。就冲这一点,言官们在没有得到王锡爵的首肯之前,是不敢对他肆意攻讦的。

至于说,首辅王锡爵首肯怎么办?笑话,真要是这样的话,又有什么人弹劾不下来!

石星脑子里过了一遍,其中利害都想明白了,越想越觉得真是天赐我发达,脸上的笑容更加温和了,将桌子轻轻一拍,道:“好!你二人即刻回去,准备一应事项,待本官面见圣上,说明关窍,保举你二人出使日本便是。”

沈惟敬固然是大喜过望,王子晋也是喜出望外,事情会办得这样顺利,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石星有这么好说话?却不知,不是兵部尚书大人好说话,而是石星等他这么一个人的出现,已经是望穿秋水了。

当然说是出使,也不是那么简单,起码日本现在还没有正式侵略朝鲜不是?不过要派个使者,那也不是什么难事,大不了换个名义就是,比如到日本收收贡品之类的。

大事初定,石星也是兴致勃勃,也不坐在书案后面充大牌了,走出来到了院子里,在大树下石桌上,叫人泡了一壶茶,招呼三个人都坐下来,聊天一样地聊起来。

王子晋晓得他的心思,换做他是当领导的,如果决定要用一个人了,也是会制造机会和这个手下多多交流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是要以彼此间的了解为基础。加上他和沈惟敬之间的关系也未必见得有那么融洽,这也是一个给石星看看他们之间的合作会不会出现问题的机会。

说到聊天,这三个可都不是省油的灯。王子晋不用说了,他的经历这时代没有人能比得上,完全不愁没话说,要担心的倒是说走了嘴,说出什么不太和谐的话题来;沈惟敬是江湖数十年的老混混,光是亲身经历的东南抗倭战争就给他提供了无穷的素材,而袁国正在京城里混得八面玲珑,嘴头上也极是来得。

石星现在是有意拉拢他们,姿态也是放得极为亲和,听他们说起草莽间的许多趣闻,一时不由大笑,气氛很是融洽,加上王子晋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姿态放得比沈惟敬更低一些,甚至不惜给沈惟敬讲的某些故事做捧哏,沈惟敬看他也仿佛顺眼了不少,座中气氛一片融融泄泄,如坐春风一般。

谈话间,自然少不了问起俩人之前的经历,重点当然是王子晋这个新人,沈惟敬在石星这里基本上已经算是过关了。王子晋也不当回事,这是免不了的,单看石星为了他,几天之内就从南京调了档案过来,可知他的重视程度,话说对外交往这么大的事,当然也不可能一言而决。

他便将自己的履历略略说了一遍,之前那些当然是一笔带过,以一个被大水冲毁的村庄为自己的家乡,这是他在苏州救灾时了解到的,一个小村落几十口人,在大水中全都离散了,其中有一家人极惨,聚集在一处高丘上躲避,结果那高丘底下不是整块的岩石,泥土被水泡松了之后,全部崩塌,就这么淹死在水里,一个都没逃出来。

他知道之后,唏嘘之余,也就顺手把这户人家当成了自己的出身来历,在到云楼之前,对于王瑞贤、王时敏等人都是这么说的,现在也是照说不误,否则石星派人去找这些人一问就穿帮。至于王瑞贤会说自己的坏话?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又没有多大的把柄在他们手上,正经是王时敏和王瑞贤他们有愧于心,揭出来徒惹了一身骚而已。

所叙述的重点,则是他在苏州时搞的一些事情,由此也解释了他能对日本方面的情报如此灵通的秘密,因为他认识了做日本走私买卖的商人呐!

大明海禁这么多年,江南民间搞走私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要是当地官府没有跟着分一杯羹,这买卖也不可能走得这么顺畅。至于大明国家税收……那时候的人,有这个概念吗?除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儒生阶层,其余的老百姓谁都没觉得这个国家是自己的,那是皇上的,有你平头老百姓的份吗?可笑的是,儒生阶层又是不交税的……所以,大明朝要想收点税,那真是捅了所有人的马蜂窝了,理论上这就是皇帝在从所有老百姓的口袋里抢钱啊!与民争利,这是桀纣的行为!

石星当过户部尚书,对下面这些门道也是心知肚明,眼下用人之际,这种小节他也懒得计较,料想万历皇帝都管不了那许多,倒是听说他很能折腾,心中甚是安慰,这就是人才啊,出去办外交就是要头脑灵活随机应变,很难有一定之规,一般的儒生可干不来。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反过来说,话若投机了,这时间就过得快了,眼看天色将晚,王子晋就起身告辞。石星可不放心他在外头晃了,这京城里耳目众多,王子晋今天刚到自己府里就单独留下来说了这么多话,必定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现在放出去,一夜之间就可能生出麻烦来。

于是坚决不允,叫袁国正安排王子晋的起居,就在府里长住下了。王子晋推辞不过,只得答应了,出去和等在外面的刘阿三、六阿四等人交代了一声,便和沈惟敬做了邻居。

两个各怀心思,几天前还不认识的人,居然就这么住到了一起,还彼此客客气气的,当真世事难料!更难想象的是,不久以后,他们就要一同代表大明,出使日本去了!(未完待续)

上章 目录 下章
本站推荐
诸天新时代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链顶端的猛兽都市国术女神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剑仙三千万宇宙级宠爱我有一座天地当铺特种兵之战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关推荐
超弦空间我能分解万物我,神话鲲鹏,转世成女帝伴生兽签到诸天从四合院开始四合院的闲鱼生活末世重生之庄浅洪荒第一鸦封神之太虚证道我和大明星们神秘复苏:开局成为王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