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返回

偷香窃明

第三十七章 帝王心术
上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章

王子晋所想的,一点也没有错,此刻他的所有资料,就正摆在万历皇帝的面前。

这位庙号神宗,明朝在位时间最长,却被后人称为“明亡于万历”的皇帝,此时年纪刚刚三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在位的前十年,由于年纪幼小,朝政全都交给了张居正,在这位手段惊人的宰相统治下,大明朝显示出繁荣景象,当张居正死的时候,交到万历手中的是一个看上去很有条理的国家。

因此万历除了把张居正给打倒,以方便他自己把握权力之外,并没有试图改变张居正手中形成的权力架构。这样的一个权力架构,是以考成法为核心,使全国的权力都集中到内阁手中,以至于张居正时期,大明朝的体制居然呈现出很是高效的局面。

可是在这种体制下,传统上极具话语权的言官系统就受到了压制,这便引起了言官,也就是所谓清流的极大不满。正是这种不满,让张居正成为了言官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张居正的形象,就被这些人肆意污蔑,除了他的政绩无法抹杀之外,张居正在言官们的心目中,其实和大奸臣严嵩也差不多少。

也正是这些言官们,在万历五年张居正的父亲去世时,集结起来向他发起了第一次冲击,打着“丁忧尽孝”的大旗,让张居正险些失掉了手中的权柄。那一次的风波,以张居正的全面胜利而告终,万历皇帝的一纸夺情诏书,使得张居正得以留任,参劾他的言官吴中行、邹元标等人全部被贬。可是那一次的交锋,却拉开了直至明末的党争序幕。

眼下,万历皇帝的目光当然看不到那么远,他之所以会想起这件事,是因为他继承了张居正的摊子之后——这一点是让他很不爽的,可事实上他的权力确实是在张居正死后才回到了自己的手中,说他继承了张居正的权力一点也不错——万历很快就意识到,在这种体制下,只要他不削减内阁的权柄,内阁就会站在他的身边,帮助他来管理文官集团。而有了皇帝的帮助,言官们受到的压制就格外强力,相应的,反弹也就格外来得猛烈。

就在郑贵妃生下儿子朱常洵之后,言官们因为皇帝立储的事,终于找到了机会,朝着年轻而踌躇满志的万历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和嘉靖皇帝刚即位时的大礼议一样,言官们为了夺回自己的权力,肆意地按照自己的需要解释经典,诠释礼制,根本不容许有任何的理论研究,就是按着皇帝的脑袋要皇帝低头,要内阁放权。

这一次斗争的结果,是皇帝无奈地退让,从此不再上朝,而把所有的压力都丢给了内阁。手段柔和的申时行夹在紧握权力的皇帝和气势汹汹的朝臣之间左右为难,熬了四年终于熬不过了,甩手回家耕读传家去了,他的同门师弟王锡爵对此窘境心知肚明,毕竟是陪着申时行这八年首辅一起过来的阁臣,在自度无力解决这个难题之后,索性自己先一步回家去了。

内阁就此成了火山口,踌躇满志的王家屏坐上去刚一年就受不了了。其实能做到这个位子的,没有一个是白痴,谁不知道这里面那点事?可是权力的争夺就是这样,明打明地要权,那是暴力夺权,铁定要被打死的,所以文官们就扛着礼制的大旗来,这一次他们的理由比上次逼着嘉靖皇帝不许认自己亲爹时貌似要充足一些,而且之前在张居正统治下,言官们受到的压迫也更强一些,如今的反弹就格外强烈。

内阁的阁臣也很无奈,因为万历皇帝要立三子为储君的理由,说起来也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不代表没理,朱常洵确实是身份比朱常洛要高一些,这方面也讲究个子凭母贵的。可偏偏,郑贵妃也只是个贵妃,她要是皇后,那真是天下太平了!不,也太平不了,言官们不甘心这么一直被压制下去,总会找出理由来跟皇帝捣蛋的,可是总不会这样激烈了吧?

“国乱思忠臣呐……”万历皇帝揉了揉眉心,他确实是有些累了,原本想要接过张居正的事业,做个好皇帝,可是至今都深陷朝臣争夺的漩涡之中,无力摆脱,只能躲在宫里,从一份份奏折上来治理朝政。

司礼监掌印太监张鲸从外面走进来,轻手轻脚地,手里捧着一碗羹汤,放到皇帝的书案上,也不敢说话,就垂手站在一边。

万历端起碗了,拿勺子喝了两口,顺手点了点桌子上的卷宗:“这就是东厂查到的,那王秀才的所有情报?”

张鲸赶紧道:“是,原本也没这么快,要派人到南边去。可巧,锦衣卫李同知的人刚从苏州回来,也查过这个人,顺手就拿了过来。”他抬头看了看万历,随即又低下头去,加了一句:“老奴也已经叫东厂的人下去查了,恐怕没这么快,得再过几日。”

万历把碗里的羹两口喝完,放在桌子上,抿了抿嘴,出了会神,道:“你看过么?看看,说说。”

张鲸拿起卷宗来溜了两眼,其实这东西他早就过了眼了,不然也不敢同意提督东厂的张诚往这里送,眼下不过是应付一下而已。很快溜过,他放下卷宗,心里斟酌了一下,顺带想想石星给自己送来的那一大串珍珠,美滋滋了一会,才垂手道:“这个人,虽然诗书上不见什么文名,却也算个人才,起码会挣钱。他和苏州的那座青楼交往密切,这云楼是当年潮汕海寇林凤的余孽,素来跑日本的买卖,故此多知彼处的虚实。老奴看来,这倒是个能办事的。”

万历点点头,忽地嗤笑道:“日本兵向朝鲜,下一步就是我大明,辽东已经是两面受敌,土蛮连年作乱,哪里还能再多这么个敌国?朝鲜是非争不可的,朝鲜乱,则辽东乱,辽东乱,京城就不太平了!可笑朝廷里外,居然有那么多人,说什么属国相争,天朝不宜有所偏向,哼,书都读到什么地方去了,见识还不及这一个市井之人!”

张鲸忙应声说是,在骂那些外臣这件事上,太监们绝对和皇帝站在一起,那可是死对头,现在是有内阁挡着,哪天内阁挡不住了,外臣们的矛头一定会指向自己这些太监们的。小的新近的太监不记得,他可是记得清楚得很,自己的干爸在提起武宗皇帝驾崩时,杨廷和为首的三杨收拾起太监来,那手段好生毒辣!

现在这些人,又说什么立太子的事,那不还是想着要钳制皇上么?一帮乱臣贼子,窥伺皇上的天下,该杀啊!

万历骂了一会,感觉心里舒服了好多。他又拿起另外一份揭帖来,那是石星通过张鲸送进来的,没经过内阁的眉批,说起来也不算正式奏折,不过看他揭帖里说的内容,确实不宜公开通过奏折,内阁下面的那些中书舍人,早就是筛子一样了,什么机密都守不住。

“缓兵之计……哼,石东泉也算知机,晓得轻重,用这两个人去办,不落口实。”万历皱了皱眉,又冲张鲸道:“要说办这件事,朕看那王秀才一个人就足矣,为何石星还要放个沈惟敬在他上头?朕看这沈惟敬的过往,可甚是不堪呐!”

张鲸自然知道皇帝的意思,连忙恭敬道:“是,这沈惟敬就是个老无赖子,不值什么,也不懂什么大事。石东泉跟老奴说过这事,他说王子晋是太仓人氏,虽然能办这事,不过万一被外臣们揪住了什么把柄,恐怕连累到王娄江身上……”

万历登时醒悟,笑了起来:“石东泉这心思,用的不错啊!”他甚是畅快,申时行走了这一年,内阁在王家屏的带领下风雨飘摇,手里现有的权力都快抓不住了,根本没有起到有效保护皇帝,管理朝臣的作用,所以万历一心盼着个性刚强、手腕老辣的王锡爵回来担任首辅。但他也明白,现在内阁首辅不好做,时刻要面临外臣们的明枪暗箭,这王子晋和王锡爵是同乡,又都姓王,万一有什么事,攀诬起来方便无比,随手一抓就是个口实。

石星这么安排,就把压力都放到了沈惟敬身上,和一个读书人相比,沈惟敬的市井无赖出身确实更加脆弱,这么一来,可能的压力都由沈惟敬承担了,而实际的事务则可以由王子晋来处理好。

万历又拿起王子晋的卷宗来,朝上面的名字看了两眼,笑了起来:“这小子,运气倒好,不管这趟差事办得好不好,倒是要护着他一些了。”

张鲸应了,心中一块石头也落了地,总算是对得起石星那一份重礼了。

让张鲸意外的是,他第二天就收到了由李如桢派人送来的另外一份重礼,价值丝毫不在兵部尚书石星的礼物之下,礼物中更注明了,这是出自苏州秀才王子晋之手,经由李如桢转交而已。

这自然就是王子晋从李鱼儿那里得到消息后,猜到皇帝已经关注到自己了,所作出的反应。皇帝的马屁他是拍不到的,张鲸这个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勉强够得着,还得是通过李如桢的途径,因此他便大着胆子,写了一封信,交给李鱼儿带给李如桢,信中将在尚书府听说的宁夏和朝鲜两方战略说了一回,并且备下两份厚礼,请他分别转送给提督东厂太监张诚,还有司礼监的大太监张鲸。

收到礼物的张鲸再也不敢怠慢,把皇帝御批过的揭帖派专人送还给石星,于是在进到兵部尚书府的第十二天,王子晋终于接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好消息,石星召见他和沈惟敬了。(未完待续)

上章 目录 下章
本站推荐
诸天新时代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链顶端的猛兽都市国术女神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剑仙三千万宇宙级宠爱我有一座天地当铺特种兵之战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关推荐
超弦空间我能分解万物我,神话鲲鹏,转世成女帝伴生兽签到诸天从四合院开始四合院的闲鱼生活末世重生之庄浅洪荒第一鸦封神之太虚证道我和大明星们神秘复苏:开局成为王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