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返回

偷香窃明

第四十九章 礼部来人
上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章

定于大明万历二十年三月初三,朝廷赴朝鲜使团将正式从北京城出发,出发之际并不会没有官方送行人员,近百人的行列带着许多车辆,迤逦出北京永定门,然后转向东方,他们要沿着辽西走廊,一路向东北,经过广宁,然后从义州附近跨过鸭绿江,去往朝鲜。

是的,名义上,这支使团并不是前往日本,而是去朝鲜的,公开的使命也很好笑,是去责问朝鲜君臣,有没有和日本合兵侵犯大明的意图?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嘉靖年的东南倭乱之后,再加上日本国内大名混战的局面,大明朝和日本之间的官方往来早已断绝。在没有日本使者主动入贡朝觐,恢复两国邦交的前提下,身为天朝上国的大明,怎么可能主动派出外交使节呢?

此时的使团,人数已经多达近九十人,除了原本和沈惟敬商量好的五十人名额之外,多出来的人计有,舒尔哈赤率领的女真护卫十人,东厂太监张彪所率的番子十人,李鱼儿所率的锦衣卫十人,再加上礼部的办事进士两员。

一下子多出这三十二人,沈惟敬当时听到消息当然要跳脚,大家说好了三七开,总额五十人,你王子晋也太不讲究了,当我沈某人是好欺负的吗?老子也是当年上过战场见过血的!

要说沈惟敬其实真不缺狠劲,只不过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而王子晋的几下手腕,又确实让他琢磨不透,因此他才一直让着王子晋,尽量不和他正面冲突。可是这一退再退,总有个限度吧?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可是当他上门冲着王子晋兴师问罪的时候,王子晋却也是连声叫苦,把几处来人的后台一说,沈惟敬当时就息了火了,这样的来路,别说是他了,再大几倍的个头也是扛不住的。而且,他更是心中忌惮,他是正使啊!按照道理,这个使团要进什么人,要办什么事,首先都得他点头才是道理,可是这些来头大得吓死人的家伙,什么东厂啦锦衣卫啦辽东李家的人啦,怎么一个个都从王子晋那里走门路呢?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沈某人在朝廷眼里,根本就没有王子晋重要呢?得出这个结论,沈惟敬的心顿时就凉了半截,看来王子晋那些背景,全都是真的啊,要不他怎么能如此受到朝廷的重视?

想到这里,他可就再也坐不住了,要紧回去拍好石星的马屁,虽然不怎么可靠,但也是他眼下能抓住的最后救命稻草了。最起码,这个使团的干系,明面上来说还是都由石星扛着的,所以对于他这个具体办事的朝廷正使,兵部尚书大人还是要拉拢拉拢的吧?

至于说那些新近人员的收费问题,沈惟敬一个念头都不敢起了,你试试跟锦衣卫和东厂收收银子?人家还你个驾贴请你入诏狱!

其实王子晋也很头痛,东厂和锦衣卫还罢了,总是打过交道,有办法应付,这个礼部的两位办事进士,他可是真的不知道来路,只知道是拿了兵部尚书石星的手书来申请加入的。

所谓的办事进士,指的是科举中举的进士,如果成绩不好,没有选中庶吉士,那么通常有两种出路,稍有前途一些的,会留在六部里面,没有具体的职司,就是看人家怎么办事兼跑跑腿,干些杂事,叫做观政办事进士;混得更下一等的,才会放出去当个小官,什么教授啦县丞啦什么的。

有前途的留中央,没前途的下地方,这在现代的官场也差不多,靠着政治中心近的人么,当然升官比较快一些。所以别看那些官场文里,主角们都是牛哄哄地到地方干政绩升官,其实都是骗人的,要是没有大大的金手指,想在地方上出政绩真的是很难,否则你以为那些搞面子工程的官员都是人头猪脑?地方上干点事那是真困难啊!

所以这两位礼部的办事进士,那肯定是有来路的,想要知道的话,基本上一查就能知道,特别是像王子晋这样,现在手上有个锦衣卫百户随时听用的。

结果一查,王子晋就知道来者不善,二位都是万历十七年中榜的进士,头一个高攀龙,二一个叶茂才,都是常州府无锡县人。无锡是什么地方?现在还不很明显,可是王子晋知道,东林书院,十几年后就开在无锡,因为东林党的创始人顾宪成,就是无锡县的人!

只要有心,没有查不到的,很快李鱼儿就传回了确凿的消息,这俩人在乡试中举之后,都曾经受到过顾宪成的教导,而后便中举,如今还都是礼部的办事进士,而且高攀龙还是刚刚从无锡家中除丧回来,便被派到了这个使团当中,不问可知,一定是顾宪成他们设法打通了关节,从石星那里得到了通行证。

可是这事情还有一点味道不对,毕竟沈惟敬才是正使,这俩新嫩东林党员为何来找我呢?王子晋百思不得其解,这可不是小事,如果不是出自石星的授意,那么自己显然已经引起了东林党这一伙人的注意。哦对了,眼下还没有东林党这一说呢,话说东林党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哎呀历史知识真是不够用啊!

王子晋正在家中烦恼,两位办事进士就很知趣地前来拜见了,这是第二次拜见,第一次只是出示了一下石星的手书,得到王子晋的允许加入使团,然后俩人请示一下出发日期和注意事项,受了一通外事教育就回去了。隔了两天,这一次上门显然就随意了不少。

明朝进士的考试,相貌也是个很重要的环节,大凡中了进士的很少有长得歪瓜裂枣,高攀龙和叶茂才也不例外,都是相貌堂堂气宇轩昂,身上一股文生气质挥都挥不掉——当然你也可以恶意地说他们是一身酸腐气,东林党在历史上不都是一帮自以为君子的家伙吗?当然他们的个人品德确实没有留下什么大的污点,这是值得肯定的,至于他们对国家没什么大的贡献,甚至还添了不少乱,那是两说。

两位进士也确实是放低了姿态,对王子晋那是相当客气,均礼相见,彼此放在了同一位置上——进士对贡生,办事进士对守备副使,两边身份加加减减,确实也差不多。

寒暄已毕,谈话的重点很快凸显,俩人居然考起王子晋的学问来。这一手看似酸气十足,实则不然,读书人讲究的是天地君亲师,这当中对他们有最大影响的,其实是最后一个,老师。老师是人生的启蒙者,老师是价值观的浇灌者,老师是官场的领路人,老师还是派系的领袖,所以问一个人的学术,对于这些进士们来说,那就是在说“亮出你的派系”一样。

可王子晋哪里懂得这些?他不是没读过那些儒学的经典,可也就是小时候被自己那位比较古板的父亲逼着背过一两遍的,还不求甚解。尽管那时不经意间留下的精神财富,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受益颇多,可和高攀龙这样专门研究儒家学士的人比起来,王子晋真的是白得不能再白,几句话就露了馅。

高攀龙和叶茂才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出了轻蔑之意。他们倒不是轻蔑王子晋不学无术,原本对方就是个捐钱换来的贡生,对此俩人也没有太高的期望。可是你说不出自己师承的一些学术观点,那就很欺师灭祖了,这样的人怎么配在官场生存下去?

不过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王子晋不说,他们也不便明着问,读书人么讲究个含蓄。于是高攀龙就转了话题,问王子晋对于日本和朝鲜的看法。这一问,更加显示出王子晋的不学无术来,此人居然完全不讲究礼义,对大明朝和朝鲜、日本这些属国之间的关系根本没有深刻见解。

何以见得?高攀龙问他,对日本应该用王道,还是用霸道?这是《春秋》中体现出来的国际关系处理原则,王道就是修德怀远那一套,意思我们把自己内功练好了,对外体现出我们的礼义道德了,人家自然就服了,周文王就是最好的例子;霸道么,就是春秋五霸那一套,吊民伐罪那都是霸道玩的,首先要会盟诸侯,然后就是讨伐不服者,责其入贡而后已。

儒家的理想当然是王道为上,不过三代之后人心不古,所以王道难行,不得已改用霸道,也是可以接受的。哪知王子晋根本是个棒槌,口中叫着“霸道,当然是霸道”,然而当高攀龙精神一振,准备用春秋大义来和他辩驳一下,找找出使日本的理论依据时,王子晋却很简单地回了一句:“只要他敢打过来,就狠狠地杀个干净,杀到倭人不敢正视我中华上国为止!若是他不敢打过来了,我们也要找个机会打过去,最好是把朝鲜也给吓得服服帖帖,以后所有的朝鲜人参都归我们,每年的贡物再加十倍,算作岁币,这样最好。”

两位办事进士听得目瞪口呆,这是霸道吗?这是夷狄之道吧!岁币都出来了,朝鲜可是不征之国,日本也是啊,太祖钦定的祖宗家法!就这号人,也能代表大明朝出使吗?自己这样饱学之士,又怀着忧国忧民的心肠,居然还要给他打下手?居然连正式的任命都没有!

黄钟毁弃!瓦缶雷鸣!

两位进士愤然离去,回去给顾宪成下了一个结论:此乃无赖之徒也!绝对不可能是王锡爵阁老看中,用来解决朝鲜问题的暗子!(未完待续)

上章 目录 下章
本站推荐
诸天新时代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链顶端的猛兽都市国术女神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剑仙三千万宇宙级宠爱我有一座天地当铺特种兵之战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关推荐
超弦空间我能分解万物我,神话鲲鹏,转世成女帝伴生兽签到诸天从四合院开始四合院的闲鱼生活末世重生之庄浅洪荒第一鸦封神之太虚证道我和大明星们神秘复苏:开局成为王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