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返回

唐风

第二卷十六宅(六)
上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章

“光王殿下到!”

李忱因为绕道而行,待他赶到通化门时,在京和及跟随皇帝出行的亲王已经全数到场。

如果说李忱平时的脸是木讷,此时已经是僵硬的可怕。

好在他平时多半如此,诸位亲王到也并不奇怪。唯有江王李昂上前,向他问道:“光叔今天来迟,到好象受了气一般?”

李忱苦笑一声,将事情原委向李昂述说一通。周围诸王到也难得听他长篇大论,一个个均凑上前来。

待听到李忱以骑士将商民驱散,诸王自绛王以下,均赞道:“都说光王迟钝木讷,今日遇事处置得当,遏止暴民做乱,诚可赞也。”

李忱当真是哭笑不得,他下令驱赶商民,不过是害怕回纥人横暴,被纠缠不过的话会伤及无辜,哪里会是这些亲王们所赞美的那般不堪?

他心中对这些亲王们鄙夷之极,却也懒得加以驳斥。到了江王李昂与颖王李炎一前一后开口,向诸王道:“我大唐之民被胡人欺掠若此,朝廷也该有所表示才是。”

李炎更是满脸杀气,恨声道:“以孤看来,回纥一天弱过一天,被周边的吐蕃等部落打的抬不起头来,他们的大汗一死,肯定要乱个不停。大唐也是时候重新收回河湟诸州,让胡人们知道什么叫大汉天威!先将这些胡人全数斩杀,传首边疆,命河北、陇右、河西、幽州、凤翔诸节度备边,等回纥内乱一起,便可以趁虚直入。”

他只顾说个不休,却看不到诸王多半面色尴尬,不愿答理。

江王道:“五弟,边衅一起,很难收手。一将功成万骨枯,能不动刀兵,还是不动的好。圣人言,要不战而屈人之兵……”

“我大唐以武立国,凭的太宗皇帝英烈,用刀兵打下来的万里江山,光凭圣人仁德,能得天下乎?”

见江王被噎的不能回答,李炎更是得意,环顾左右,大笑道:“光叔害怕胡人,孤却不怕。若是适才教孤遇着了,一定要教骑将好好教训他们才是。一会见了陛下,孤必定要进言,依着孤的方略,一战而灭胡!”

绛王李浑见李忱面无表情,仿似全没有听到李炎的无理言辞。他眼神一转,原本肥胖臃肿的脸上竟是在瞬间散发出咄咄逼人的神采。他心中略一盘算,已然有了计较。见李炎还在说个不休,便张口向他问道:“颖王可知,动用这些节度,调集十几万大军,所需几何?”

“此事需问户部度支,王叔因何问我?”

李悟摇头啧嘴,嘲讽道:“颖王不知么?当年宪宗皇帝征讨藩镇,天下都道是中兴,其实征战十年,耗费资财过亿緍。若是依着颖王的打算,诸节度征讨回纥,所需费用,难道又能少上什么?耗费资才,所得的不过是关外荒漠,还需派兵驻守,朝廷却是徒增用度!这样赔本的生意,何苦来做?”

绛王如此说法,李炎虽觉得他强辩,一时却也寻不出说辞来回复。心中只是奇怪,平常唯唯诺诺,老好人一个的李悟,今天却不知怎地如此亢奋,竟然当众削自已面子,毫不相让。

他被问的答不出话,诸王均是面露讥嘲之色,却听绛王又道:“颖王居于王府,平常均是在陛下身边,却丝毫不知国库如洗,国家都要难以支撑了么?去年,国家岁入不到一千万緍,支出却是一千二百万緍,陛下还是靠削减朝官用度,又把左藏库搬空,这才勉力维持下来。嘿嘿,今年如何,还不知道呢。”

这些朝廷财政上的困难,诸王原本就是清楚的很,不过各人均是抱着事不关已不必多管的态度,反正自已有田赋可收,穷困不着。朝廷用度如何吃紧,那是皇帝的事,可与自已全不相关。

到是此时见了颖王笑话,各人除了好笑之外,到也并不觉得如何。当下纷乱上前,将绛王与颖王劝开,凡事有天子操心,亲王不得干涉国政,说的多了,反受猜疑。

到是围散一旁的诸多朝官,均以敬佩激赏的眼神看向绛王。今上如此不堪,诸王中除了江王还颇得朝官美誉之外,其余都是酒色之徒,绛王平素以憨厚无知,好酒好色著称,不想见解如此超卓,却是诸臣所始料不及。

李忱冷眼旁观,知道绛王今日,不过是在宗王面前希图表现,是以故意如此。再有,江王、颖王、安王,这几位亲王都是穆宗之子,敬宗亲弟,乃是今上的嫡系,兄弟情重,天子信重非常,在百官心中,亦是与普通亲王远远不同。

绛王今日不但邀买了大多数亲王的欢心,以强势姿态改变平常在诸人心中的形象,又打击了穆宗一系的诸王,用意不可谓不深,手段到也算是隐晦高明。

“光王,你以为如何?”

被远远拉开的绛王到是不忘李忱,仍是忍不住回头向他大声发问。

李忱心中明白,自已以勇力闻名于世,绛王今日如此,将来必有想借重于他的时候。若是自已稍有表示,绛王必定会在其后夜造光王府,以寻求进一步的盟约。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么?”

李忱冷笑,就凭绛王这样的货色,也看出皇帝太失人心,而且宦官为所欲为,自以为邀买朝官,结交诸王,再打通宦官,必定能混水摸鱼。

至不济,也可以等到皇帝驾崩后,成为众人拥戴的首选。

心中快速盘算,已是有了定论。他微微抬头,做出一副不解模样,向绛王道:“六兄何意?弟不明白……”

绛王脸上掠过一丝失望,却也不为已甚,只向李忱又点一点头,被众人簇拥着往通化门外而去。其余诸王,亦俱是向李忱含笑点头,相别而去。

只是颖王不知何故,一向不喜李忱。勉为其难向他揖手一礼,却也不等李忱还礼,便立刻调转马头,绝尘而去。

此时皇帝车驾已至,诸王随行同去的,皆随行出长安城门。留京不去的,便在道旁行礼即可。

李忱低头行礼,一直待几千人的仪卫走完,方才直起身来。眼见皇帝车驾烟尘扬起,六军将士及随同的宫女、内侍、朝官,再有宗室诸王,加起来已过万人。

如此的规模供奉,在皇帝无数次的出游中,还算是少。最多一次,曾有十余万人一起随同往东都洛阳。

他心中喟然长叹,知道祸乱之日不远。只是大势如此,究竟该当如何,却仍是无有定论。

信步而行,一直到城外的护城河边。折下一束柳枝,在手中挥舞盘算:“当年救下皇帝,不过是图自身一时平安。他如此胡闹,死不悔改,却是自已不曾想到。

眼下图谋这个皇位的人越来越多,皇帝亦是失尽人心。说不定此次骊山之行,便会有人趁着防备空虚时向皇帝下手。纵是他逃的过一次,亦逃不过下一次。

自已一向韬光养晦,以木讷迟钝示人。若是皇帝死了,或许宦官们会以为自已好欺,捧上帝位?自已一向注意交好宦官,现下的神策中尉仇士良、右枢密使杨钦义,都对自已很有好感。只需忍耐等待,继续与宦官们结好,皇帝一死,他们便可捧自已即位。到那时,以皇帝之尊来做任何事,都比一个亲王要容易的多。

然则事有利则有弊,宦官权势过重,自已若是被宦官捧上了台,宦官们上可左右皇帝,下握兵权以胁朝官。京中禁军,多是长安子弟,近百年来世代相袭,并不以侍奉宦官为耻……利之一字,我实在无法许诺,亦不足让此辈动心!至于以宦官内部来分化左右,亦不可能。此辈身着绯衣时,尚且有点人味,一旦衣着朱紫,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一个小小亲王,只能拼命邀好,被他们左右使唤,哪有本末倒置,竟想指挥内侍的道理?”

多年以来,李忱到是借着打猎喝酒,结实了不少中下层的军官。与他们称兄道弟,推杯换盏。只是说别的尚可,一旦说到朝政,攻讦宦官,哪怕李忱稍露其意,这些军官们亦是当即翻脸。若不是李忱从不将话说实,各人又多以为他老实人口快,乃是无心之语,只怕早已被人怀疑。

想来想去,着实烦恼。到是趁着左右无人,李忱挥舞几下柳枝,骂了几句后世国骂,心胸到是畅快许多。

他原以为自已转世重生,来自后世。比之古人懂的知识太多,只需自已用心,还不能将这些古人玩的团团转?

怎料十几年下来,除了费尽心机,凭借着看影视剧学到的间谍知识,建立起近山堂这样先进的间谍组织,再有以自身的武勇训练出一小股精强骑士外,全无成就。

造枪造炮吧,还没动手,就天下皆知。况且以眼前的科技力量,自已能造出来,别人亦是不落其后,没的研究出来,却成了别人打击他的工具。

发展科技,成立根据地;贿赂朝官,用厚黑术收买;办报纸,控制言论,这些美好的设想一遇现实,便被碰个粉碎。

于今之计,只有融入古人的社会,以现代人的思维逻辑,再有所谓的人君度量,邀买人才,积蓄力量,寻着机会施展开来,才是李忱唯一的机会。

他正在踌躇烦恼,却见那胡纲快步赶来,向他禀道:“殿下,杨将军派人来报,淮南来人已然接到,请殿下回府。”

李忱精神一振,喜道:“甚好,咱们即刻回去。”

说罢,也不去坐那辂车,只命仪驾自行返回,自已带着身边的十余从骑,自城外打马飞驰,马蹄翻飞,溅落春泥,一行人穿城入巷,直奔光王府而去。

推荐寻芳客大大的新作《风liu超人》

一个特警的种马之路……(未完待续)

上章 目录 下章
本站推荐
宇宙级宠爱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当铺食物链顶端的猛兽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我真不是魔神特种兵之战狼崛起剑仙三千万都市国术女神诸天新时代
本书作者其他书
谋明 大魏王侯 大明1617 跃马回明 调教大明 清明上河图 新中华再起 回到明朝当太子 锦衣为王 如画江山
相关推荐
土豪的末世生存大魏王侯如画江山新中华再起清明上河图调教大明跃马回明谋明剑神重生带系统无敌剑神重生玄幻世界